林业
四川是全国木材生产的重点省份之一,年产量仅次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福建四省区,居全国第五位。1995年,全省森林面积115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4.69亿立方米,木材(含村及村以下和农民)产量4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1950年~1995年累计生产木材1.32亿立方米。
四川从省到县都有林业管理机构。全省国有林场230多个,国有苗圃场270多个,自然保护区29个,还有一些贮木场、科研教育、勘测设计、森林植物园等企、事业单位。全省林业系统共有职工16.2万人,其中从事采伐、木材运输、加工、林化生产等15万人。
1949年~1994年国家对森工企业投资17.39亿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3.3亿元;修筑林区公路7700千米。1994年,森工企业总产值19.8亿元,木材总产量110万立方米。森工企业多种经营由自给型向商品生产发展,1994年多种经营产值达4.14亿元,占森工企业总产值的20.9%。
四川省50年代就开展大规模的群众造林运动。1979年以来,除继续开展群众性造林外,还陆续上了粮援造林工程项目、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飞机播种造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从1989年开始,先后在100个县展开,共造林33.3万公顷)等项目。同时,从封山育林、护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加强林业管理。1995年,四川森林火灾损失率0.084‰,连续14年控制在1‰以下;防治病虫、鼠害面积39万公顷,综合防治率78.2%。由于加强了造林和管理,加速了全省造林绿化步伐。1995年,盆中地区116个县(市、区)基本实现绿化,盆周山区50个县(市、区)全部完成绿化栽植任务。1950年~1995年共造林1100.5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保存面积3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19%上升到1995年的20.3%。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