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

通过音乐帮助儿童稳定情绪、激发兴趣、陶冶性情、增进身心健康,也是改变儿童问题行为的一种好方法。音乐疗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身心不和谐状态,而且可以治疗心因性疾病;不仅适用于成人,也适用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

音乐的不同音调、丰富的音色、有序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都会使儿童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选择不同的音乐可以帮助儿童改变相应的问题行为。

例如:对于有睡眠障碍的儿童,可选择莫扎特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德彪西的《钢琴奏鸣曲》等。

对于有食欲不振、厌食行为的儿童,可选择泰勒曼的《餐桌音乐》、莫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莫扎特的《嬉游曲》等。

对于忧郁、冷漠的儿童,可选择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b小调)、西贝柳斯的《忧郁圆舞曲》、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等。

对于烦躁不安的儿童,可选择巴赫的《幻想曲和赋曲》(G小调)、圣桑的交响《死亡舞蹈》、斯特拉夫斯基舞剧组曲《火鸟》第一乐章、韩德尔的组曲《焰火音乐》等。

对于缺乏自信、有退缩性问题行为的儿童,可选择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降E大调、瓦格纳的歌剧《汤豪金》序曲、奥涅格的管弦乐《太平洋231》等。

对于精神委靡不振、身心疲乏的儿童,可选择维伐尔地的大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春》、德彪西的管弦乐组曲《大海》、韩德尔的组曲《水上音乐》等。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古典音乐之外,中国民乐、现代儿童乐曲的相应旋律、节奏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例如:《喜洋洋》、《步步高》、《欢乐的天山》、《金狂舞》等乐曲欢乐、兴奋、节奏明快,可以调整儿童忧郁、冷漠等情绪状态;而《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江南好》、《姑苏行》等乐曲情调悠扬、节奏徐缓,对儿童焦躁、情绪不安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在音乐治疗中应当注意:首先,使儿童处于可接受状态,保持轻松自然的情绪,不要采用强制态度和教条式的方式。第二,要根据儿童的神经类型和问题行为的性质,有针对性地选择乐曲,如对一个处于兴奋不安状态的儿童,不能即时强迫其听镇静性乐曲,这样不能上达到抑制兴奋的目的,而应适时给一些兴奋性音乐,然后过渡到镇静性音乐。第三,在实施音乐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环境的作用,要保持新鲜的空气,整洁美观、舒适静雅的环境,防止噪音,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否则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还会产生副作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韩非子不受秦始皇重用的原因
揭秘韩非子不受秦始皇重用的原因
李斯有多牛,这里还是要说说的,他协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当上了帝国的一任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与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雍正杀子之谜
雍正杀子之谜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自己儿子,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探究竟。雍正帝与三阿哥弘时的关系,反映出在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帝家庭因皇
苏代巧辩得高都
苏代巧辩得高都
战国时期 ,韩、魏、赵、秦为了争夺高都 (范围大致为原晋城、高平 、陵川三县地),打得你死我活,都曾占领过高都。而弱不禁风的周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