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7-11 11:59:3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列宁曾称赞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然而其领导的“熙宁变法”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其中的是非功过也只能留与世人评说。王安石(公元1019~1086年),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西)人。
王安石变法
他自幼读经学文,由于才华横溢,少年时已扬名当地。朋友建昌(今江西南城)名士曾巩把他的文章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大加称赞,后来他考中了进士科上第,封为淮南判官,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在做了多年地方官之后,朝廷对他屡加提拔。嘉 五年(公元1060年)五月,王安石被任命为三司度支判官。他对当时宋朝皇帝上了一封万言书,规劝皇帝变法革弊,但是没有引起相当的重视。到了宋神宗即位,王安石得到重用,被任命为知府,后被擢为宰相。至此,王安石开始进入宋朝权力核心,并开始准备变法。
由于变法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十分符合,王安石成了宋神宗时期一场大改革的策划人。“王安石变法”
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可惜的是,这场变法失败了。
变法的本意虽好,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太多失误。一石激起千层浪,变法在统治集团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遭到当时皇族、元老重臣的反对,最后只得停止。但令人奇怪的是,当时提出取消变法的理由居然是“天灾”,说是因这场变法使老天爷震怒,因而不降甘霖,使人民饱受旱灾之苦。这种理由当然不足为信。之所以会有这么荒唐的结论,都是因为一个叫郑侠的人。
担任光州司法参军的郑侠曾被王安石提拔,心存感激,决心尽忠报国,回报王安石的知遇之恩。任满后入京述职,王安石向他询问在州县所见所闻,郑侠道:“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市易法,以及边疆的军事状况,都不大妙,使在下心不能安。”王安石认为话不投机,便不再询问。郑侠改任为监安上门。安上门是汴京新城的城门,新城南门有三个,中有南薰门,东为宣化门,西面的为安上门。监安上门就是守门的门官。是年大旱成灾,颗粒无收,四方饥民,纷纷逃难来京城谋食,每日出入城者众多,以致堵塞道路。
从城上看去,扶老携幼的、肩挑手提的络绎不绝。人人面黄肌瘦,个个衣不蔽体。还有的披枷戴锁,负瓦扛木,为官家服役偿债。郑侠将看到的情况请画工画了一幅《流民图》送呈神宗,并上疏说:“去年大蝗,秋冬大旱,今春不雨,都是大臣辅佐不以道所致。”认为这都是新法造成的。其实在那种年头,遇上这样的大灾荒,什么法也免不了百姓流离。不过推行新法,便把灾难一股脑儿推在它身上,皇帝和官老爷们就能心安理得了。郑侠的做法正好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马上被皇上接受。神宗反复看图,长叹不已。特别是那篇文章写得有情有理,实在感人。其中说:“陛下南征北战,将士总是将战胜的情形画成图献给陛下,从来无人将百姓疾苦状况画成图献给陛下的。臣算是第一人。所绘之图为在安上门每日常见的景象,但这只是实情之万一。然而,图中的这一点点情景,已足催人泪下。陛下看图之后,若能批准臣的请求,废除新法,治新党诸人之罪,十天之内,若天不降大雨,请斩臣之头,挂在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
而知青州滕甫也上书说只要皇上废尽熙宁二年以来所行新法,就会“民气和,天意解”。一时间,自宫廷到朝野就形成了一股以天命、天意剿灭新法的逆流。后人看到这里,必定会想:他怎么有如此大的把握?即便上天有灵,他怎知十天之内必降大雨?其实他不过是用自己的脑袋与新法作赌注罢了。这一招还当真把神宗震住了,使他深受感动,彻夜不眠。第二天便命开封府发放免行钱,命三司调查新法有何不便,命司农寺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命暂停追还青苗钱和免役钱,废除方田法、保甲法等等,总共采取了18项措施。据说民间为此欢呼庆贺,恰巧,这一天下了一场透雨。
而新法也就此泡汤了。
其实,这也不过是皇帝老子的一个借口而已,他要以此事平息旱灾之年老百姓的不满情绪。那种年头,遇上这样的大灾荒,什么法也免不了百姓流离。不过,新法成为众矢之的,新法的推行者成了替罪羔羊,就可平安无事了。这就是变法因为“天灾”而失败的原因了。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九天玄女的传人
- 九天玄女是九天的圣主,中华民族是九天玄女的传人,《诗经? 商颂 ? 玄鸟》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我还认为,通过 “玄鸟 ” ,得知 “天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