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不良的对策
学龄儿童的学业不良是指学习成绩经常明显地低于同龄学生的一般水平。造成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十分复杂。日本学者列举了12项导致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
1.未能充分获得基础性知识、技能及必须理解的事物;
2.知识的适应性差;
3.情绪、态度上不适应;
4.注意涣散、意志薄弱等性格上的原因;
5.感官、发声器官等存在缺陷;
6.疾病、虚弱、营养失调等身体障碍;
7.课程、指导方法、设备等教学设施不当;
8.生活水准、双亲教育程度、文化设施等家庭因素;
9.社区环境不良等社会因素;
10.频繁的迁居或转学、缺课;
11.学习的基本经验不足;
12.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见,儿童的学业不良,表面上来看是学习成绩差,但其根源却广泛存在于学生个体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中。因此,矫正儿童学业不良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探明导致学业不良的主客观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一般说来可采用如下对策:
第一,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儿童学业不良,一般是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有经验的教师和家长,善于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把它变成求知欲,使儿童的学习动机得以萌发。他们借助于生动的事例、风趣的语言、美丽的挂图、新奇的演示,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在解答他们的问题的同时,又进一步激起他们新的好奇心,使之一步步促成学习动机的萌发。在此基础上,启发儿童将学习动机与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使之巩固与深化。
第二,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成绩不佳的儿童往往会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家长和教师要采取积极肯定,热情帮助的态度,努力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鼓励,并为他们提供锻炼和改进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立志改变现状,赶超他人。
第三,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儿童学习不良的原因,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帮助。如果是基础问题,就要采取措施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如果是学习方法问题,就要引导儿童自己总结、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法,或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方法。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