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贡献

研究者认为,潘汉年作为我党最早派出的与国民党秘密谈判的代表,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表现为:

第一,遵义会议后,党中央派潘汉年去莫斯科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潘汉年接受这一艰巨任务,化装取道上海到达莫斯科。共产国际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方针,派潘汉年回国与国民党中央党部陈果夫陈立夫等接洽两党合作抗日谈判的联系工作,同时恢复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系。

第二,回国以后,潘汉年开始同国民党人接触,宣传我党《八一宣言》关于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打通了国共两党中断近十年的联系渠道。

第三,作为中共同国民党当局谈判的最高代表,受毛泽东委派,两次与陈立夫谈判,面陈了我党与国民党谈判的诚意,并针对陈立夫在谈判中暴露出蒋介石利用谈判企图收编红军的阴谋及时加以揭露,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利益。

第四,西安事变后,作为与国民党谈判的联络代表,与宋子文、陈立夫、张冲等接洽,进行上层社会的活动,为谈判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并亲自陪同周恩来与蒋介石谈判,直至最后达成国共合作协议。

【参考文献】:

1.陈修良:《潘汉年在上海的历史功绩》,《社会科学》(沪)1984年第五期。

2.刘昌亮:《潘汉年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党史文汇》1987年第二期。

3.覃衡:《西安事变中的潘汉年》,《中华英烈》1987年第四期。

4.陈修良:《潘汉年非凡的一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8月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
朱熹定“四书”
朱熹定“四书”
儒家的经典汗牛充栋,就是最重要的“五经”也是篇轶繁浩,文义艰深,一般人要读懂还真不容易。北宋时的程颢、程颐兄弟有感于此,他们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