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

汉代儒者董仲舒的著作。董仲舒提倡“独尊儒术”(见“独尊儒术”),并写下了《春秋繁露》一书,该书通过对《春秋》一书的讨论,来阐明儒术的各种问题。

《春秋繁露》第一篇《楚庄王》,从《春秋》记载楚庄王杀夏徵舒楚灵王杀庆封两件事的用词不同开始,讨论《春秋》中所蕴含的孔子思想。这是“《春秋》公学”(见“《春秋公羊传》”)的典型方法。该篇指出,《春秋》有两条重要原则:一是奉天,即崇拜上帝,按上帝的教导行事;二是法古,即把古代圣人的言行作为行动的法则。这两条原则,也是儒学的基本原则。以下数篇,也都是讨论《春秋》中的各种事件以及对它们的记述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其第六篇《王道》,指出《春秋》中所记载的那些异常现象,比如彗星出现,梁山崩塌,六只鸟儿倒退飞行等等,都是天对人事的反应,是国家动乱的前兆。

通过对《春秋》中各种问题的讨论,董仲舒逐渐进到国家治理中的各种问题。在第二十三篇《三代改制》中,董仲舒指出,作为统治整个天下的王者,都是受到天的任命的。而王者接受天命之后,也必须首先确定每年每月的首日,改变服装的颜色,制订礼乐制度,以表明自己的统治是接受天的任命。这一篇还指出,天子的意思就是说上帝保佑他、把他作为自己的儿子。这是董仲舒的天子论。

接着,董仲舒讨论了国家的各种制度。比如,第二十四篇《官制象天》指出,依照古代的官制,君主之下,有3个公爵,9个卿位,27个大夫,81个元士,总共120人。为什么从三开始,以后又依次增加三倍?董仲舒认为,这是因为三是天的一个重要数字,比如三个月为一季,天地和人为三才,天上的日月和星为三光等等。董仲舒还具体讨论了每种官职的封地大小,应从国家取得报酬的多少,以及每人应该管辖下级官吏的数目等等。

讨论了具体的政治设施之后,董仲舒讨论了治国的基本原则,这主要是仁义之道的内涵、作用,以及如何贯彻仁义之道,并且讨论了人的本性问题。在第三十五篇《深察名号》中,董仲舒特别指出,天是不讲话的,因此,天需要一个代言者,圣人,就是天的代言者。圣人制订的各种名称,就代表着天意。比如天子这个名称,就代表着天意。而被称为天子的人,就应该把天看做自己的父亲,像儿女孝顺父母一样,孝顺天。

从第三十八篇《五行对》开始,董仲舒讨论了五行、阴阳问题。因为在他看来,天有阴阳和五行,并且通过阴阳、五行的运动,来表明自己的行事原则。比如说,阳尊贵而阴卑贱,天特别爱护阳而不是特别爱护阴。这些,就是天道。人的行事,就应该效法天道。在这些篇中,董仲舒还借助阴阳、五行,对人和物进行分类,认为天和人是同类,所以能够相互感应。人行事的善恶,天都知道,并且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从第六十六篇《郊义》开始,讨论祭祀问题。董仲舒认为,根据《春秋》,天子每年应该祭天一次,祭祀宗庙四次。天子祭祀天,就是实行孝道。天子不可以不祭天,就像人不可以不供给父亲饮食一样。而各种祭祀之中,最重要的是祭祀天,如果不祭祀天,祭祀别的任何神灵都没有什么作用。作为天子,假如不祭祀天,天就不会保佑他。讨论了对天的祭祀之后,董仲舒还特别讨论了对其他鬼神的祭祀问题。其中特别讨论了雩祭,即求雨的祭祀。他主张设置一条土,使它和天发生感应,从而使天降下雨水。

《春秋繁露》在流传中,有些篇章散失了,因而有人怀疑现在传本的真实性,这些怀疑多根据不足。《春秋繁露》不仅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也反映了汉代儒学的基本面貌。一直到隋唐时期,儒学讨论的许多问题还未能超出《春秋繁露》的框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