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 ALISMATIS RHIZOMA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为泽泻科(Alismataceae,才乇ダカ科)植物泽泻Alismaplantago-aquaticaL.var.orientaleSamuelsson(=A.plantago-aquaticaL.subsp.orientaleSamuelsson,A.or.ientaleJuzepczuk,サジォ乇ダカ)的干燥块茎。中国产泽泻中,有产于福建、江西省的“建泽”,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的“川泽”2种,近年台湾省栽培的“台湾泽泻”酷似“建泽”。朝鲜产者一般个小,外皮已刮去故而表面粗糙,呈多面形或不规则块状。日本在长野、北海道有栽培,出产少量商品,称“信州泽泻”,呈不定形块状,外皮未完全除去,质较劣。因其商品形态如此多样,故又有人认为其基源是不同的,然而从中国产的等外品泽泻与日本产者相似这点看,应是栽培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形态差异。

【产地】:

中国(福建、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等省);朝鲜;日本。

【成分】:

含淀粉23%、蛋白质7%,精油[含微量糖醛(furfural),树脂,糖类(D-葡萄糖,D-果糖,蔗糖等),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CHCOO)(CH)N(CH)OH],四环三萜类成分[泽泻醇(alisol)A、B、C等],倍半萜及氨基酸等。

【药理作用】:

耳静脉注射给予家泽泻水浸膏有利尿作用,经口或皮下注射给予小或大鼠则无此作用。以含泽泻粉末5%的脂肝性饲料饲养大鼠,可抑制肝脂肪的积蓄。抗脂肝因子除胆碱与卵磷脂外,还有从泽泻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的泽泻醇醋酸酯(arisolmonoacetate)等,这些成分能显著降低饲以脂肝性饲料的大鼠的血浆及肝脏中的胆固醇量。

【性味】:

甘,寒。

【功效】:

泽泻性寒而能除热,味甘淡而能去湿。泄肾经之火、膀胱之热,系通利小便、去湿热之品。《神农本草经》云:“养五脏,耳目聪明”,《名医别录》云:“补虚损”。对此,王好古言:“本经云久服明目,扁鹊云多服昏目,何也?易老云:去脬中留垢,以其味咸能泻伏水故也。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昏目”。李时珍言:“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安得不目昏耶?”。从这些记载看,泽泻只有利水渗湿、泄热作用,并无过去所认为的补益作用,这是与茯苓不同之处。临床上与车前子、木通配伍治疗小便不利;与知母、黄柏配伍则利湿热;与白术、砂仁配伍则泄泻;与半夏、茯苓配伍则治停饮。这些均是利用泽泻利水、渗湿的功效。

【用途】:

作利尿、止渴药,用于小便不利或频数、眩晕、口渴、胃内停水等症。

【处方例】:

泽泻汤(《金匮要略》:泽泻、术);五苓散(98);苓汤(202);茯苓泽泻汤(257);泽泻散(《证治准绳》:泽泻、木通、赤芍、桑皮、槟榔、枳壳)。

Alisma plantago-aquatica subsp.orientale 泽泻

《神农本草经》上品中收载。别名水泻、鹄泻、及泻、芒芋、禹孙。李时珍言:“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禹能治水,故曰禹孙”,可知其名均是表示其功效的。自古为除湿、利尿之要药。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