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长卷叶蛾

属鳞翅目卷蛾科,别名茶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江西等省、自治区,为害柿、茶、栎、板栗、枇杷、眼、荔枝、柑橘、梨、桃等。以其幼虫为害嫩芽、嫩叶、花蕾、果实,严重时引致大量落果。初孵幼虫缀结叶尖,潜居其中取食上表皮和叶肉,残留下表皮,致卷叶呈枯黄薄膜斑。大龄幼虫吐丝缀合3~5片叶于内,食叶成缺刻或孔洞。

形态特征

成虫 雌成虫体长8~10毫米,翅展宽20~30毫米。体浅棕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桨状,浅棕色,翅尖深褐色,翅面散生很多深褐色细横波纹,有的个体中间具一深褐色的斜形横带,翅基内缘鳞片较厚且伸出翅外。后翅肉黄色,扇形,前缘、外缘色稍深或大部分茶褐色。雄成虫体长6~8毫米,翅展19~23毫米。前翅黄褐色,基部中央、翅尖浓褐色,前缘中央具一黑褐色圆形斑。后翅呈浅灰褐色。

卵 长0.8~0.9毫米,扁平,椭圆形,浅黄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0~26毫米,头部与前胸背板黄褐色至黑色,头、胸相接处具白带纹,体黄绿色,胸足色暗。

蛹 长11~13毫米,深褐色,臀棘长,有8个钩刺。

发生规律

柑橘长卷叶蛾在浙江省一年发生4代,以幼虫蛰伏在卷苞里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成虫羽化产卵。各代幼虫为害期:第1代为5月中旬至5月下旬,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3代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4代为9月中旬至翌年4月上旬。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卵喜产在老叶正面,每只雌成虫产卵量约330粒,且成百粒在叶面排成鳞状卵块。初孵幼虫靠爬行或吐丝下垂进行分散,遇有幼嫩芽叶后即吐丝缀结叶尖,潜居其中取食。幼虫共6龄,较活跃。老熟后可在原叶苞内,但多数离开原虫苞重新缀结2片老叶,化蛹在其中。

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科学修剪,及时中耕除草,使果园通风透光,可减少柑橘长卷叶蛾的发生。生长期结合果园管理,摘除卵块和虫苞。②成虫发生期设置诱虫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③在各代幼虫盛发期及时喷药,药剂可选用1.8%阿维菌素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注意要喷湿虫苞。

柑橘长卷叶蛾成虫及蛹壳

柑橘长卷叶蛾幼虫

柑橘长卷叶蛾蛹

柑橘长卷叶蛾蛹外面附着丝状物

柑橘长卷叶蛾幼虫吐丝缀合叶片,食叶成缺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床母胎记———血管瘤
床母胎记———血管瘤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