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蜡蚧

属同翅目蚧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为害柿、柑橘、石榴、梨、枇杷、茶、枸骨、白玉兰、栀子花、苏铁、桂花、冬青、山茶、月季、蔷薇、南天竹、米兰等100余种植物。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枝叶吸汁为害,发生严重时导致枝枯树死。其排泄物可诱致煤烟病大发生,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形态特征

成虫 雌蚧壳近椭圆形,蜡壳较厚,为不完整的半球形,长3~4毫米,高约2.5毫米。初为深玫瑰红色,随着虫体老熟,蜡壳变为红褐色。顶部凹陷形似脐状,边缘向上翻起呈瓣状,自顶端至底边有4条白色蜡带。雌成虫体椭圆形,长约2.5毫米,紫红色。雄虫蜡被呈星芒状,紫红色,至化蛹时蜡壳长椭圆形,暗紫红色。雄成虫体长约1毫米,暗红色,翅展2.4毫米。前翅1对,白色半透明。触角10节。单眼及口器黑色,触角、足及交尾器均淡黄色。

卵 椭圆形,淡红色,长约0.3毫米。

若虫 初孵时扁椭圆形,长0.4毫米,暗红色,腹端部有2根长毛。2龄时呈广椭圆形,稍突起,暗红色,体表被白色蜡质。3龄时蜡质增厚。

蛹 雄蛹长约1.2毫米,淡黄色。

茧 长约1.5毫米,椭圆形,暗红色。

发生规律

各地均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在浙江省越冬雌虫于4月下旬开始产卵于雌虫体下,产卵期长达1个月,每只雌成虫平均产卵450~ 800粒。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若虫孵化期,长达40多天。初孵若虫爬出母体后,即群集新梢及嫩叶上吸汁为害。光线较强的外侧枝叶上较多,内膛较少。2~3天后开始分泌蜡质,雄若虫2龄,8月下旬化蛹,9月上、中旬羽化、交尾。雌若虫3龄,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育成熟,受精后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冬季结合果园修剪,剪去虫枝,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源。为保护天敌,也可将剪下的虫枝集中放于园外空地上,等寄生蜂飞出,于5月中旬再行烧毁。②化学防治。在若虫孵化始盛期的6月初开始喷药,隔10~15天防治一次,连喷2~3次。药剂可选用40%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蚧死净乳油1000倍液,或松脂合剂16~18倍液(冬季8~10倍液)等。

红蜡蚧天敌种类较多,有红蜡蚧扁角跳小蜂(Anicetus benificus Ishii et Yasuma Su)、黑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yoshidae Nakayama)、日本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japonicus Compere)等值得保护、利用。

被害枝

红蜡蚧为害叶片并诱发煤烟病发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蒙古人特殊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
蒙古人特殊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
首先是蒙古人的吃苦能力极其强悍,由于蒙古人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都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对物质条件的待遇几乎从不讲求,爬冰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