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绒蚧
属同翅目绒蚧科,俗名白蜡蚧。我国南北柿产区均有分布。以若虫在柿树的叶片、花蕾、果实和枝条上吸汁为害,造成叶片畸形扭曲,大量落叶、落果,严重的造成枯枝死树,影响产量和品质。
形态特征
成虫 雌成虫椭圆形,长1.5~2.5毫米,宽1~1.5毫米,紫红色,被包于白色半球形的蜡囊中。蜡囊长约3毫米,宽2毫米左右,尾端凹陷。雄成虫长0.6~0.7毫米,翅展约1.7毫米,体红色。翅1对,半透明。腹末有2根白色长蜡丝。
卵 红色,椭圆形,长0.2~0.3毫米,由白色蜡丝相连呈锁链状。
若虫 扁椭圆形,周缘生短刺状突。初孵若虫为红色。2龄开始性分化,雌若虫仍为红色,雄若虫为橘红色。
雄蛹 长椭圆形,长1.0~1.2毫米,宽0.3~0.5毫米。蜡壳初为白色,后变蜡黄色。
发生规律
在浙江省一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以1龄若虫在柿树主干、枝条的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若虫爬到嫩芽、新梢、花蕾上吸食为害。雄若虫4月下旬末开始在枝的背阴处结茧化蛹,5月上旬开始羽化,羽化后即与雌成虫交尾。交尾后雌成虫不断分泌蜡丝,形成白色蜡壳,并在蜡壳内产卵,平均每只雌成虫产卵约87粒。卵陆续孵化,可长达20多天。初孵若虫爬行较快,选择适宜之处固定吸取汁液。各代若虫盛孵期第1代为6月上旬,第2代为7月中旬,第3代为8月中旬,第4代为9月下旬,第5代为10月下旬。越冬代和第1代若虫主要为害新梢、柿叶、花蕾;第2至4代为害柿果较重,尤以第3代最重。一般第5代若虫于11月上旬开始越冬,有的第4代若虫于10月中、下旬越冬。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冬季刮除柿树主干、主枝上的老粗皮及地衣苔藓,消灭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若虫。剪除严重受害的虫枝,并集中烧毁。②化学防治。采用重点防治越冬代(4月中、下旬),狠治第1代(6月中旬),补治第2代(7月下旬)的防治策略。在若虫孵化盛末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新农宝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要细致周到。
柿绒蚧蛹外表的椭圆形白色蜡壳
叶片、枝条被害状
果实被害状及柿绒蚧红色若虫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