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录》
1913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的课堂笔记手稿。1913年春,毛泽东考取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春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合并),被编入该校预科一班。《讲堂录》即是他在这时写的。笔记用的是直书9行纸本,共47页,94面。前11页是手抄屈原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主要内容是听课笔记,也有一些读史札记,其中国文课录5篇,修身课录7篇,算术课和自然课各录1篇,共万余言。《讲堂录》所录的各种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词、句、段等文字约400条,内容涉及极广。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地理和思想道德,乃至某些自然科学,无所不含。大体可分为两类:古人或前人的著作;老师的言论或自己的整理发挥。这本笔记的内容广博深邃,主要内容是:在世界观方面,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在人生观方面,提倡勤奋,反对懒惰;在思想作风方面,主张要把握真理。从这册读书笔记,可以看出毛泽东当时是一个勤学苦思、有宏大抱负的青年。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毛泽东大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