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问道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不仅学习目的明确,刻苦学习,而且十分讲究学习方法,特别注意处理好“学”与“问”的关系。他认为,“学问”两个字组成一个词是很有道理的。既要好学,注重自己看书,独立思考,也要“好问”,进行讨论、交流。为此,1915年上半年,他和同学蔡和森、陈昌、张昆弟等在老师杨昌济的指导下,组织了课外哲学学习小组,开展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并经常向老师请教。当时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张平子等均住在长沙浏阳门正街李氏菜园“宏文图书社”内,毛泽东就经常去那里走访、请教。1916年暑假,他步行120华里,来到长沙县板仓杨昌济家,向杨昌济请教学术问题,并浏览杨昌济的藏书。当时,长沙城里有学问的人,或从外地来讲学的名流学者,毛泽东探知消息和住址后,总是千方百计去拜访、聆教。此外,他还采用通信方法交往求教。经杨昌济等介绍,他和上海、北京、武汉等地一些学士名人、老师、同学建立了通信联系。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求学问道,使毛泽东受益匪浅。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毛泽东大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妇好是谁的妻子
- 妇好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并不姓妇
-
- 成吉思汗后人在明朝:学汉文当名将立“西陲第一功”
- 恪纳牙生一子,名达里麻答思,承袭父职,继承父风,学习汉族文化,同凉州汉族人民关系日益融洽,生活习俗亦无两样,遂确定以首字“达”为自己及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