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 ANEMARRHENAE RHIZOMA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为百合科(Liliaceae,ュリ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asphodeloidesBunge.(ハナスゲ)的干燥根茎。该植物原产中国北部,在亨保年间引入我国,常有栽培,但日本产者没有市场性。知母的异物同名品较多,同科的小花蜘蛛抱蛋ApidistraminutifloraStapf在广西称为“毛知母”,梭砂贝母FritillariadelavayiFranch.在四川也称为知母。广西自治区一些地区还将苦苣苔科(Gesneriaceae,ィヮタバコ科)的DidymocarpuspudicaChum的根茎称为“肥知母”。此外,水骨科(Polypodiaceae,ゥラボシ科)的线蕨Colysiselliptica(Thunb.)Ching、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ツュグサ科)的露水草(CynanotisarachnoideaC.B.Clarke、鸢尾科Iridaceae,アヤメ科)鸢尾属(Iris)植物等的根茎也在不同地区作为“知母”或“土知母”药用。近年日本进口的台湾产“知母”系百合科的穆沙蜘蛛抱蛋AspidistramushaensisHayata(=A.daibuensisHayata?厶シヤバラン)的根茎。

【产地】:

中国(主产于河北省。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东北各省也产)。

【成分】:

含甾体皂甙约6%。已从甲醇浸膏的水不溶性部分中分离得到知母皂甙(timosaponin)A-Ⅰ、A-Ⅱ、A-Ⅲ、A-Ⅳ,从水溶性部分得到知母皂甙B-Ⅰ、B-Ⅱ。已知的基本甙元有萨洒皂甙(sarsasapogenin)、考皂甙元(markogenin)、新吉托皂甙元(neogitogenin)等3种。此外,还含有xanthone甙类芒果甙(mangiferin)及其异构体,约200ug/g的烟酸(nicotinicacid)与16ug/g的泛酸(pantothenixacid)等维生素类成分。

【药理作用】:

知母的水溶性浸膏经口给予正常家、阿脲或胰岛素抗血清糖尿小,有降血糖作用,还能减少糖尿小鼠的酮体量。知母浸膏对大肠菌致热的家兔、蟾蜍有解热、麻痹呼吸中枢及降压作用。还可抑制蟾蜍心脏机能,但并不是对心肌的作用。知母皂甙成分对家兔红血球有溶血作用。

【性味】:

苦,寒。

【功效】:

知母上能清肺,下能泻肾水。古方“二母散”,知母与贝母配伍治肺痨、咳嗽。朱丹溪的“大补阴丸”,配伍以龟板、黄柏、熟地黄治阴虚火旺。李东垣曰:“治有汗之骨蒸,滋化阴之源”。张仲景的“白汤”,以知母作石膏的辅佐药,而泻胃经之湿热。知母对实证、虚证之热均有良好的退热效果。经盐炙者下行入肾经,有润肾燥、滋阴之功,故多用于相火亢盛之症。

【用途】:

作解热、利尿、镇静、镇咳、止泻药,用于烦热、口渴等。

【处方例】:

白虎加桂枝汤(246);白虎加人参汤(247);白虎汤(248);百合知母汤(《金匮要略》:百合、知母);清滑散(《证治准绳》:知母、青蒿、秦艽、鳖甲、地骨皮、银柴胡);二母散(《和剂局方》:知母、贝母)。

Anemanhena asphodeloides 知母

神农本草经》中品中收载,别名“蚳母”。李时珍言:“宿根之傍,初生子根,状如蚳虻(一种昆虫)之状,故谓之蚳母,讹为知母”。市场上有“毛知母”、“光知母”(或“知母肉”)2种不通性状的商品,但基源是相同的。“光知母”系除去了表面的黄褐色毛者,在中国认为其品质更优,但日本并不使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唐高祖李渊夺得帝位 李渊如何称帝建唐?
揭秘唐高祖李渊夺得帝位 李渊如何称帝建唐?
隋朝大业初年,隋炀帝杨广因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而招致天怒人怨,先是礼部尚书、上柱国杨玄感起兵造反,接着各地义军蜂起。瓦岗军是隋末
古代泡妞的境界 - 揭秘司马相如一夜搞定卓文君
古代泡妞的境界 - 揭秘司马相如一夜搞定卓文君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汉族,蜀郡(今四川省南充人)。他是西汉最著名的大辞赋家,也是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鲁迅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