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体例结构特色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体例结构上的特色,集中表现在:(1)以总则为纲,统揽全法,突出纲的统帅地位。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体例结构上,由总则和分则二部分所组成。总则把立法的依据、指导思想、任务、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基本诉讼制度、审判组织、诉讼参加人、证据、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诉讼费用等作出明确的集中的规定,以体现民事诉讼法的精神实质,统揽全法,使总则起着民事诉讼立法通则的作用。(2)以普通程序为审判程序的基础,便于适应民事案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国民事诉讼法在审判程序中,首先集中全面地规定了普通程序,以体现其不仅是第一审程序的基础,而且也是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基础。因为,在简易程序、特别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中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的,均适用普通程序的有关规定。(3)以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的有机结合,来体现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坚决性和彻底性。我国民事诉讼立法,把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二者融为一体,都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审判程序是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确认当事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诉讼程序。审判程序是执行程序产生和赖以存在的前提,而执行程序又是审判程序的后盾和保证,它们两者形影相随,共同为实现整个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服务,形成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特色。(4)以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特殊需要。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涉外篇,是为了适应涉外民事诉讼的特殊性在程序上所作出的专篇规定,它依然属于国内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国内法。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凡涉外篇有特别规定的,按特别规定办理,而在特别规定中没有作出规定的,仍必须按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办理。这种立法体例结构既方便涉外民事诉讼当事人了解、熟悉和掌握涉外篇的特殊要求,也非常方便法院审判人员查找适用。从而,形成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上的特色。
-
- 宇文泰为什么不自己称帝?揭秘宇文泰专制20年不称帝的原因
-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