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锈病

【介绍】:

菜豆锈病是菜豆生长中后期的常见病害,在各蔬菜种植区发生普遍。发病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脱落;豆荚染病,影响菜豆的产量和品质。

危害症状

菜豆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和豆荚。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或叶面产生黄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隆起形成近圆形的黄褐色疱斑,后期病斑中央突起呈暗褐色(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周围具黄色晕圈,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状的夏孢子。发病严重时,整张叶片布满新老夏孢子堆形成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锈褐色病斑,引起受害叶片枯黄脱落。发病后期,病斑上的夏孢子堆转变为黑色冬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黑褐色粉末状的冬孢子。茎发病,初始产生褪绿斑,扩大后形成褐色的长条状疱斑,后期转为黑色或黑褐色的冬孢子堆。豆荚发病,产生突出的暗褐色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锈褐色的粉末状物。

发生特点

此病是由真菌担子菌亚门疣顶单胞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侵染引起。病原菌以冬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至菜豆叶片,产出芽管,由叶面气孔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经9~12天潜育后出现病斑,后在病部形成锈孢子,进一步形成夏孢子,借助气流进行再侵染,直到秋季产生冬孢子越冬。

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其发病的温度范围为20~32℃,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3~27℃,相对湿度95%以上。菜豆的最易感病生育期为开花结荚期到采收中后期,发病潜育期为9~12天。遇多雾和多雨天气、结露持续时间长等情况时此病易流行。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菜豆锈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5~10月。年度间以夏、秋季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重,多年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要点

参照“豇豆锈病”。

叶片染病,初始产生黄白色小斑点

斑逐渐扩大并隆起,形成呈黄褐色近圆形的病斑,具黄色晕圈

后期疱斑中央的隆起呈暗褐色

菜豆锈病后期的叶背症状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