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细菌性疫病

【介绍】:

菜豆细菌性疫病又称火烧病、叶烧病,是菜豆的常见病害之一。除危害菜豆外,还可侵害豇豆、扁豆、绿豆等其他豆科作物。

危害症状

菜豆细菌性疫病在菜豆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可危害叶片、茎蔓、豆荚和籽粒,但主要危害叶片。苗期子叶染病后,产生红褐色溃疡斑;幼茎染病,产生红褐色油渍状斑,绕茎1周后幼苗易折断而枯死。成株期,受害叶片、叶尖和叶缘初呈暗绿色的油渍状小斑点,似开水烫伤状,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的灰褐色斑块,病斑周围具黄绿色晕圈,中部像半透明的薄纸,干燥时易破碎。严重时,病斑相连,布满整张叶片,全叶卷曲枯死,但不易脱落。潮湿时,叶片腐烂变黑,病斑上分泌出浅黄色的黏液状菌脓,嫩叶扭曲畸形。茎上病斑呈长条状红褐色溃疡,中央略凹陷,绕茎1周后上部茎叶萎蔫枯死。豆荚上病斑多为不规则形或近圆形,呈红褐色至褐色,严重时豆荚萎缩。被侵染的籽粒皱缩,产生黑色凹陷斑,脐部溢出浅黄色的黏液状菌脓。

发生特点

此病由细菌油菜黄单胞菌菜豆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haseoli(E.F.Smith)Dye侵染引起。病菌主要在种子内潜伏越冬,可存活2~3年,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土壤中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染病,并产生菌脓,借助雨水反溅传播进行再侵染;也可通过昆虫、农事操作等传播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表皮的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经潜育后发病并在植株内蔓延,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其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38℃,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4~32℃,相对湿度85%以上。菜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发病潜育期为5~15天。

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菜豆细菌性疫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4~11月。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雨后转晴、气温急剧上升时最易发病。保护地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病。露地春、夏季多雨、多雾、多露天气发病重,重茬种植、肥力不足、管理粗放、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发病也重。

防治要点

①选用无病种子。②种子消毒。用50℃的温水浸种15分钟后再播种,或用种子重量0.3%的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拌种。③农业防治。与葱蒜类蔬菜及非豆科作物轮作,间隔两年以上;保护地实行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增施腐熟有机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0.2克/千克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或0.2克/千克新植霉素500倍液,或20%克菌悬浮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发病后期,叶片病斑灰褐色、不规则形,中央薄纸状,外围具黄绿色晕圈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苏秦合纵
苏秦合纵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