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缩果病

枣缩果病又称黑腐病、褐腐病、干腰缩果病。在全国各大枣区均有发生,是枣树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

症状

其主要症状可分为5个时期,即晕环、水渍、着色、萎缩、脱落。病菌侵入枣果组织后3天开始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斑点,外果皮出现淡黄色晕环。进而外果皮呈水渍状土黄色,边缘不清,果肉土黄松软,外果皮变暗红色、无光泽,病区失水萎缩、坏死。后期外果皮呈暗红色,果肉由淡绿色转赤黄色,果实大量脱水,病部出现纵向收缩纹,进而果柄变褐或黑褐色形成离层,果实提前脱落。果实瘦小,病斑果肉松软、发苦。

病原和发病规律

目前,对枣缩果病病原认识尚未完全统一,陈贻金报道定为细菌病害,病原属细菌植物门草生群肠杆菌科欧文氏菌属的一个新种——噬枣欧文氏菌(Eruinia jujubovra Cai.Feng et Gao),病原菌属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病菌在病果内越冬,风雨作用使果面摩擦而造成的伤痕和害虫咬伤枣果,是细菌性病害侵染枣果的途径。一般在枣果白熟至着色期是该病的发生期,特别是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的天气,气温在23~26℃时,极易暴发流行成灾。枣缩果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枣园的病虫害防治、当年雨水状况以及栽培品种直接相关。枣园虫害严重,尤以刺吸式口器害虫严重者发病较重;反之,病害较轻。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日照偏少的年份发病严重;反之,则发病较轻或不发病。平地密植枣园、管理条件差的枣园发病重,山地和间作绿肥的枣园发病轻。牙枣和心枣较抗病。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枣园病果、烂果,以减少侵染源。②加强枣园综合管理,增施有机肥,提倡枣园间作绿肥,以提高枣树抗病能力。花期和幼果期可喷0.3%的硼砂或硼酸。③化学防治。早春萌芽前喷3波美度石硫合剂;枣果白熟期喷农用链霉素100~140单位/毫升或土霉素140~210单位/毫升,并在杀菌剂中加入常用杀虫剂,以杀死传病害虫。④选用抗病品种。

外果皮变暗红色、无光泽,病区失水萎缩、坏死

中期病果,果面着色不匀

后期病果果皮出现纵向收缩纹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韩非子的作品有哪些?和韩非子相关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韩非子的作品有哪些?和韩非子相关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由韩非子创立的法学,也为秦朝这个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子一生所写的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