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褐斑病
枣褐斑病又名枣黑腐病。此病主要侵害枣果,引起果实腐烂和提早脱落,严重影响产量,甚至绝收。
症状
枣果发病于果膨大发白近着色时,先在肩部或胴部出现浅黄色不规则病斑,病斑逐渐扩大,病部稍有凹陷或褶皱,颜色渐变成红褐色,最后病果呈黑褐色,失去光泽。病果肉松软似海绵状坏死,呈灰褐色至黑色,味苦,不堪食用。病果出现症状后2~3天即提早脱落。枣果后期受害,果面出现褐色斑点,渐扩大成椭圆形病斑,果肉呈松软状,严重时全果软腐。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属真菌中半知菌类的聚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僵果和枯死的枝条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助风雨、昆虫等传播,从伤口、自然孔口或直接穿透枣果表皮侵入。从幼果期开始侵染,至果实接近成熟时发病,潜育期长。能重复侵染,再侵染的潜育期仅2~7天。连绵阴雨、相对湿度大、温度高,发病早而重。树势弱、虫害造成伤口多,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冬季清除枣园中落地僵果并深埋,结合修剪剪除枯枝、病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②枣园增施有机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合理间作,以利枣园通风透光,提高树体抗病性。③化学防治。于早春发芽前喷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菌源。于落花后喷25%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每隔15天喷1次,连喷3~4次(可兼治枣锈病)。
枣褐斑病病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柿和枣病虫原色图谱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唐朝军力孱弱,罪不在李渊!
- 李渊时代,尽管向突厥称臣,但是没有被突厥兵临渭水“空府库”满足突厥人。李渊时代,尽管被历史描写的不出名。但是至少没有被吐蕃吞并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要离杀庆忌
-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
-
- 詹天佑球艺了得,还是游泳健将
- 我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是闻名世界的铁道专家。他还是一位在大风大雨里畅游的游泳健将。詹天佑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珠江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