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疾病在消化科的表现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循环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有许多消化系统症状,且极易造成混淆。
(一)右心衰竭
1.消化道症状 由于右心衰竭后胃肠道淤血,患者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易合并消化性溃疡,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2.体征
(1)水肿:踝关节以下最早出现水肿,因其产生是由于小静脉压的升高,液体仅含水及晶体,水肿的皮肤松软,呈“可凹”性。与肝硬化水肿外观不宜区别,但肝硬化水肿主要是因低蛋白血症及门脉高压引起。
(2)肝脏肿大:肝脏因淤血而肿大,查体肝有压痛,是由于力衰竭急性加重时肝包膜未来得及随肿大的肝而扩张。肝-颈静脉回流体征是右心衰具有特征性的表现。
(3)腹水:由于肝静脉的淤血,腹腔静脉回流受阻而出现腹水,这种情况多见于日久的慢性右心衰者。大量的腹水反映肝脏淤血严重,在晚期心力衰竭,肝脏已有硬化改变者,腹水量大,而且治疗效果差。
3.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异常、心力衰竭时可有多项肝功能异常,但心衰控制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二)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均可出现恶心、呕吐。但随血压控制症状可缓解。
(三)冠心病
1.心绞痛 不典型疼痛发作还需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鉴别。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疼痛的特点为主要位于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至颈、咽部。疼痛多为压迫、发闷、紧缩感,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多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诱发,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反流性食管炎及消化性溃疡多伴明显烧心、泛酸,发作与体力劳动关系不大。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口服抑酸药可缓解。
2.心肌梗死
(1)疼痛:下后壁心肌梗死患者腹痛常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
(2)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四)三尖瓣疾病
1.三尖瓣狭窄 可导致右房压升高,至体循环静脉压升高,出现肝大、腹水和水肿。
2.三尖瓣关闭不全 可出现肝大并可触及肝脏收缩期搏动。
(五)限制型心肌病
因单侧或双侧心室充盈受陷,在发病后期可出现水肿、肝大、腹水等症状。
(六)心包疾病
1.渗出性心包炎 当出现大量心包积液可影响静脉回流,出现肝大、腹水及下肢水肿,多伴颈静脉怒张。
2.缩窄性心包炎 患者可有上腹部疼痛及腹胀等不适,腹水为中等量或大量,出现早。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