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功能亢进
(一)概述
脾功能亢进(hypersplenism脾亢)是一种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疾病引起脾脏肿大和周围血液中一系、二或三系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组织相应呈代偿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脾亢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二)病因
1.原发性脾亢 原因不明。
2.继发性脾亢
(1)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慢性感染有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黑热病和疟疾等。
(2)充血性脾肿大:肝硬化、门静脉血栓、Budd—Chiari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
(3)造血系统疾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淋巴瘤。
(4)类脂质沉积症:如Gaucher病(戈谢病)及Niemann—Pick病(尼曼—皮克病)。
(5)其他:炎症性肉芽肿、系统性红斑狼疮、Felty综合征、结节病、脾动脉瘤及海绵状血管瘤等。
(三)发病机理
1.过分阻留和吞噬学说 过多的血细胞被病理性肿大的脾脏阻留。此外,脾亢时,脾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活跃,破坏血细胞功能加强,骨髓代偿性增生以补偿血细胞的丧失。
2.体液(激素)学说 脾脏可产生过多体液因素,不仅能抑制骨髓造血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同时也抑制骨髓内成熟血细胞的释放。
3.自身免疫学说 脾脏的单核—巨噬细胞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破坏自身血细胞。
(四)诊断要点
1.脾脏肿大 脾亢时脾脏几乎均肿大,对肋下未触及脾者应用超声波、CT、放射性核素显像等手段确定。脾肿大与脾亢程度不一定成比例。
2.血细胞减少 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单一或同时减少。
3.增生性骨髓象 大部分病例骨髓造血细胞增生,部分病例因周围血细胞大量被破坏,促使骨髓中成熟细胞释放过多,造成类似成熟障碍现象。
4.脾切除后可使周围血象和骨髓象恢复正常。
5.放射性核素标记 Cr标记血小板或红细胞注入体内后,体表扫描可见脾区的Cr量大于肝脏2~3倍,提示标记的血小板或红细胞在脾内破坏或滞留过多。
(五)鉴别诊断
当周围血液三系减少时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鉴别。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