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教育

与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教育。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教育活动还融合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之中,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师,没有独立形态的教育活动,年轻一代在跟随成年人进行生产劳动和其它社会活动中受教育。原始社会没有文字和书籍,人们只能将生产、生活经验记忆在头脑中或物化在工具、生活和艺术用品上,再通过言传身教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教给下一代。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生产生活经验、社会的风俗、礼仪、宗教和道德规范。到原始社会后期,由于部落战争和冲突,增加了军事教育方面的内容。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平等的,面向氏族全体年轻人和儿童,在内容和方法上只存在男女性别和年龄的自然差异,如男孩跟随成年男子学狩猎,女孩则随妇女学采集。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原始社会末期,由于劳动产品出现剩余,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也产生了近似学校的场所。这是学校教育的萌芽,一些赡养有经验有道德的老人的场所即是教育的专门场所。在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虞时期的“庠”就是学校的萌芽。原始社会的教育发展是极为缓慢的,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等几个阶段。中国的原始教育阶段是指一百万年前至公元前四千年原始社会的教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