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画论辞典

格是一种绘画美学的范畴,又是绘画品评的一种标准。品评人即为品格,品评画即为风格。画家的风格是画家品格的反映,品格不佳,风格亦不会佳。所以欲求画上风格出众,必须先求画家品格的超群。谢赫《古画品录》:“格体精微”萧绎《山水松石格》:“格高而思逸”,窦蒙《画录拾遗》:“风格精密”苏轼《东坡集》:“既老笔迹尤奇,虽不复精匀而气格不凡。难易在工拙,不在所画,工拙之中,又有格焉。画虽工而格卑,不害为庸品。”《宣和画谱》:“格俗气弱,不到自然妙处。”刘道醇《圣朝名画评》:“骨格厚重,气格不群。”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提出“神、妙、能、逸”四格,清代郑燮《郑板桥集》:“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总上所述,格可分为格法和风格。格法是学自传统,风格成于画家个人。格法有高低之分,必须学其高者,弃其低者。风格有优劣之别,必须力求其优,力去其劣。格法要在能变,不墨守成规。风格要不断创造,立特殊面貌。欲求画格之高,须先求人格之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画论辞典有关的内容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千里共婵娟:宋朝历史上真实的苏轼、苏辙兄弟
千里共婵娟:宋朝历史上真实的苏轼、苏辙兄弟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四十岁的苏轼在王安石如火如荼的新政变法中,被排挤出东京开封,到杭州任地方官。一个精神强大的人不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