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本为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在对宇宙本体的认识论上,气为天地万物生存运动的原动力。气又分为阴气——蓄养、滋润、静聚之力和阳气——生长、发展、运行之变动力。阴阳二气相摩荡,作用而天地万物生死交替,运化不息。古代画论认为,中国画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宇宙自然的奥秘。中国画论中所说的“气”大体包含四层意思。①画家本身所具有的气。如郭忠恕“俊伟奇特之气”,倪元璐“忠义之气”,徐渭“孤僻之气”,郑板桥“倔强不驯之气”,高凤翰“豪爽之气”等,表现了画家所独具的堂堂正气;体现了画家的人格美。气为统帅,胸中自有勃勃正气,故画中有气,纵笔挥洒,无论长短大小,工笔写意,画皆成佳妙。清代石涛云:“盘礴睥睨,乃是翰墨家平时所养之气”。(《大涤子题画诗跋》)②表现在画面上的一种生动、雄壮、豪放、流动,元气淋漓,气格不凡的总体风貌。而“气”为贯穿画面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表达一定的情感,使画面各部分互相呼应顾盼,使整个画面焕发奕奕神采。如吴道子的壮气,荆浩的真气,倪瓒的逸气,徐渭的奇气,八大山人的爽气,都是画上表现出的各具气派的风格。③在笔墨效果中,“气”是指一定笔力的运用。荆浩《笔法记》云:“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笔墨坚挺则有气格,笔墨豪放则有气焰,笔墨厚重则有气骨。清代唐岱《绘事发微》云:“或取圆浑而雄壮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用笔不痴不弱,是得笔之气也。用墨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滞不枯,使石上苍润之气欲吐,是得墨之气也。”④指所画客观事物的气派,各种人物的气派不同,每一地方的风景气派也不同,气脉当为客观事物精神的集中表现。《宣和画谱》云:“深得王者气度”米芾云:“翎毛墨竹,有江南气象。汉画老子于蜀郡石室,有圣人气象。”总而言之,气是一切生物的根本,也是中国绘画的根本,有气则活,无气则死。有气的画,或苍茫浑厚,或神逸豪奋,都能使欣赏者神清气爽,得到美的享受。
-
- 卫青和皇后卫子夫为什么会随母姓?
- 最近王珞丹主演的《卫子夫》这部剧很受关注哈。关于卫青和卫子夫的姓氏,司马迁给出了一些史料,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大将军卫青者,平阳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