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画论辞典

妙字在中国画论中使用颇多,形容事物的美好就是妙心、妙手、妙想、妙法;形容妙到极点就是神妙、奇妙、奥妙、微妙。绘画品评中则有妙品、妙格。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云:“迁想妙得”,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云:“诚能妙写”,唐代李嗣真《续画品录》云:“顾生思侔造化,得妙物于神会。足使陆生失步,荀侯绝倒。”首先为“妙”下定义的是五代荆浩,他在《笔法记》云:“妙者,思经天地,万类性情,文理合仪,品物流笔。”宋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云:“画之于人,各有本性,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于解,类运斤于斫鼻。自心付手,曲尽玄微,故目之曰妙格尔。”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云:“笔墨超绝,傅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故“妙”各家有各家的妙处,有笔墨之妙,有体物之妙,有学古人之妙,有创作之妙。画法之妙,又或妙于笔,或妙于墨,或妙于法,或妙于理,或妙于精细,或妙于潇洒,或妙于一体,或妙于全体,妙而至于神,妙而至于绝,都是达到妙的极点。(但妙与不妙,并没有绝对标准,由于画家与评论家的水平不同,眼光不同,对同一作品评价也不尽相同。)妙是评画标准,但过于抽象,怎样的作品才是妙品,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妙品的境界,要靠鉴赏者和绘画者在实践中琢磨和领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画论辞典有关的内容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
范雎劝说秦昭王废宣太后
范雎劝说秦昭王废宣太后
范雎做了秦国的客卿。几年以后,他与昭王的关系日益亲密。
苏代帮甘茂借游说谋官
苏代帮甘茂借游说谋官
战国时期, 楚国人甘茂, 曾经在秦国担任宰相。后来他遭人诬陷, 被迫从秦国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