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
本指声音和谐,用到人的身上则为风韵高洁,趣味幽雅,用到画上则为文雅秀逸,耐人寻味。在中国画论中,其义有四:①最初用于人物画,指画中人物所表现的高雅、清远、放旷的情调美。如南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评陆绥所画人物云:“体韵遒举”,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录》评刘璞画中人物云:“体韵精研”。故韵表现为绘画对象的优雅的静态美,不但人物有韵,一切山水、花鸟,万事万物皆有气韵,画家应多游多看,多体验,方能洞悉对象精神所在。②韵表现为画面上的一种含蓄、柔静、清雅、润淡、情趣连绵、浑化超逸的风格美。它给人更多的内蕴,留有品味的余地。宋代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题摹燕郭尚父图》云:“凡书画当观韵”。后世称元代绘画“尚韵”,就是指这种风格美。③韵在笔墨效果中,主要以墨色来体现。五代荆浩《笔法记》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又云:“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清代笪重光《画筌》云:“墨以破用而生韵,色以清用而无痕。”墨的素简清纯的品格和丰富的色调变化,最能体现韵味。故有“以墨取韵”,“墨上观韵”说。④“韵”指画家本身修养。“韵”的获得必须“澄怀味像”,排除俗虑,自古至今唯有高人逸士得之。所以画家要注意自身的品德修养,广博学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来,皆为山水传神。”(《画禅室随笔》),由画家主观的修养发而为客观的表现,也就是画家的韵,对象的韵与画上的韵有机的统一,使韵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中国书画艺术的精髓所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是李斯的嫉妒还是秦王的多疑? 揭秘韩非子是怎么被杀的
- 韩非子是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历史上对于韩非的死因有好多种说法,今天百科档整理了关于韩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蔡泽说范雎
-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
-
- 范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故
- 范睢是魏国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爹娘勒紧裤腰带送他读了几年书,然后就周游列国到处找工作,漂泊数年一事无成之后回到了家乡魏国,在
-
- 子产与伯石
-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很有才干,精通政事,善于治理国家,因此被委任管理国家大事。子产手下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名叫伯石,平时交付他做的事
-
-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苏代
- 苏代,苏秦的弟弟,和他哥哥一样,也是一位有名的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