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芦巴 FOENIGRAECI SEMEN(TRIGONELLAESEMEN)
为豆科(Leguminosaeマメ科)植物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
主产摩洛哥、印度。中国产于安徽、河南、四川等省。均系栽培。
【成分】:
含粘液质约28%,其他还有胡芦巴碱(trigonelline)0.13%,胆碱(choline)0.05%,芳香性脂肪油6%,维生素B、蛋白质(约22%)。
【药理作用】:
不详。
【性味】:
苦,温。
【功效】:
胡芦巴为右肾命门之药,适用于元气不足、冷气潜伏而归元不能的患者。与硫黄、附子共用治虚冷而面色青黑、腹胁胀满;又与茴香、桃仁配伍治膀胱冷气;与补骨脂、肉豆蔻配伍治虚寒易泄;与硫黄、茴香配伍治阴痰、冷痰上壅;与补骨脂、木瓜配伍治寒湿脚气。《和剂局方》的“胡芦巴丸”治成人、小儿的小肠奔豚、偏坠、及少腹有物如卵上下游走疼痛难忍;薛已又用于治寒疝阴囊肿痛等,均取之于益命门的功效。
【用途】:
作滋养、缓和、粘滑健胃、驱风药,用于肾脏虚冷、阳萎、疝气偏坠、少腹冷痛、寒湿脚气等。
【处方例】:
胡芦巴丸(《和剂局方》:胡芦巴、小茴香、巴戟天、川乌、楝实、吴茱萸)。
Tngonella foenum-graec um 胡芦巴
始载于《嘉佑本草》,原名“葫芦巴”,禹锡曰:“出广州并黔州。春生苗,夏结子,子作细荚,至秋采”。据苏颂言:“今出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番,盖其地芦菔子也。舶客将种莳于岭外亦生,然不及番中来者真好。今医家治元脏(肾脏)虚冷为要药,而唐以前方不见用,本草不著,盖是近出”,胡芦巴系原产于外国的药物。《证类本草》的“广州葫芦巴”的图明显是豆科(Leguminosae,マメ科)的植物,从这些记载及图来看,可鉴定为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L.,据清末时的实地调查,中国与印度广泛栽培的毫无疑问即是本种。该种原产于地中海西部沿岸,从埃及、希腊、罗马时代就开始药用,即有名的“Fenugreek”、“Greek Hay Seed”。现在南欧、印度、北非等广泛栽培。
- 竹节人参 PANACIS JAPONICI RHIZOMA
- 人参 GINSENG RADIX
- 广东人参 AMERICA GINSENG
- 三七人参 SAN-CHI GINSENG
- 九节菖蒲 RHIZOMA ANEMONE
- 三棱 荆三棱:SPARGNII RHIZOMA 黑三棱:BOLBOSCHOENI RHIZOMA
- 山豆根 SOPHORAE SUBPROSTRATAE RADIX
- 山奈 KAEMPFERIAE RHIZOMA
- 土茯苓 山帰末 SMILACIS GLABRAE RHIZOMA
- 大戟 红芽大戟:KNOXIAE RADIX 京大戟:EUPHORBIAE PEKINENSIS RADIX
- 天麻 GASTRODIAE RHIZOMA
- 大黄 RHEI RHIZOMA
- 山慈菇 SANTSIGU TUBER
- 山药 BATATATIS RHIZOMA(DIOSCOREAE RHIZOMA)
- 川芎 CNIDII RHIZOMA(LIGUSTICI RHIZOMA)
- 丹参 SALVIAE MILTIORHIZAE RADIX
- 黄药子 DIOSOOREAE BULBIFERAE RHIZOMA
- 千年健 HOMALONEMAE RHIZOMA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