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 ASTRAGALI SEMEN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为豆科(Leguminosae,マメ科)植物扁茎黄耆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国部分地区也用华黄耆A.chinensis L.(天津称此为沙苑子)、直立黄耆A.adsurgens Pall.及紫云英A.sinicusL.(江苏称此为沙苑子)等的种子。沙苑子的伪品可见有崖州野百合Crotalaria yaihsienensis T.Chen与凹叶野百合C.retusa L.(产湛江地区海康等地,称假沙苑)、屎豆C.mucronata Desv.(产海南岛、福建,称土沙苑、假沙苑)等的成熟种子,这些种子中含有生物碱,可能因其中毒,必须注意鉴别。在天津还可偶见将豆科的苦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ert的种子作沙苑子用。

【产地】:

中国:主产于陕西省,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也产。

【成分】:

不详。

【药理作用】:

不详。

【性味】:

甘,温。

【功效】:

李时珍云:“古方补肾治风,皆用刺蒺藜。后世补肾多用沙苑蒺藜,或以熬膏和药,恐其功亦不甚相远也”,功能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而今日,刺蒺藜有平肝、祛风、行血、散气郁之作用,用于头痛、目赤多泪、乳汁不足等。沙苑子则有补肝肾、固精作用,用于肾虚腰痛、膝痛、早泄等。

【用途】:

作强壮、强精药,用于阳萎、遗精、遗尿、早泄、小便频数、女子带下等,也用于腰膝疼痛。

本草未见有“沙苑子”之名,一般记载于“蒺藜”项下。可见有白蒺藜(药性本草)、潼蒺藜(本草便读)、沙苑蒺藜(本草纲目)、沙苑子、沙苑白蒺藜(本草经疏)等名。《图经本草》记载:“又一种白蒺藜,今生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而近道也有之。绿叶细蔓,绵布沙上。七月开花黄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结实作荚,子便可采。其实味甘而微腥,褐绿色,与蚕种子相类而稍大。又与马薸子(山扁豆)酷相类,但马薸子微大”;寇宗奭也云:“蒺藜有二种:一种杜蒺藜,即今道旁布地而生者。开小黄花,结芒刺。一种白蒺藜,出同州沙苑牧马处。子如内肾(羊的肾脏),大如黍粒,补肾药,今人多用。风家唯用刺蒺藜也”;李时珍还附图说明“白蒺藜……今人谓之沙苑蒺藜。以此分别”。从上述记载来看,古来蒺藜有两种,郭璞注的《尔雅》中记载的“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刺人”之蒺藜即是寇宗奭所言的杜蒺藜(刺蒺藜),为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ハマビシ)的果实,另一种白蒺藜即今之沙苑子,为扁茎黄耆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种子。它们的功效是不同的,不应混用。但现今市场上称为“白蒺藜”者系蒺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