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 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为禾本科(Gramineae,ィネ科)植物大麦Hordeum vulgare L.var.hexastchion Aschers.(ォォムギ)的种子发芽后的干燥芽。现在的市场品系中国产,芽相交连成板块状,用时切断。市售的“小麦”系美国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T.sativum L.,T.vulgare Vill.,コムギ)的种子(颖果),干燥后称“浮小麦”,作盗汗、虚汗的解热药。浮小麦之名始见于《本草蒙筌》(1560年左右)。《本草纲目》中归入“小麦”项中,称“浮麦”,言“即水淘浮起者,焙用”。

【产地】:

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各地。

【成分】:

含淀粉、蛋白质及它们的降解酶,麦芽糖,维生素B类等。

【性味】:

甘、咸,微寒。

【功效】:

麦芽可消化食物助胃气,故单味即为健脾、健胃药,但与其他有健脾胃作用的药物如人参,白术等不同。人参、白术系补益药,无消导的功效。麦芽则系消化水谷而健脾助胃,不是补脾胃之虚弱。张锡纯云:“补脾助胃药之补助品,若与参、术、耆并用,能运化其补益之力,不致作胀满”。

【用途】:

作消化、健胃药,用于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胸腹胀满等症。

【处方例】:

半夏白术天麻汤(224);补脾汤(《三因方》:麦芽、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草果、干姜、陈皮、厚朴)。

Ilordeum vulgare var hexastchion 大麦

《名医别录》中品中收载有“大麦”,但无“麦芽”之名。《药性论》中始见有大麦蘖(即大麦芽)的记载,言:“大麦蘖,味甘无毒。破冷气,去心腹胀满”。《本草纲目》中以“蘖米”之名独列一条,包括有粟蘖(一名粟芽)、稻蘖(一名谷芽)、麦蘖(一名麦芽)三种。李时珍曰:“有粟、黍、谷、麦、豆诸蘖,皆水浸胀,候生芽暴干去须,取其中米,炒研面用。其功皆主消导”。现今市场的麦芽均系大麦芽。但大麦品种繁多,有稞麦、麦、青稞、牟麦等名。陈藏器云:“盖麦是连皮者,大麦是麦米,但分有壳、无壳也。苏敬以青稞为大麦,非矣。青稞似大麦,天生皮肉相离,秦陇巴西种之。今人将大麦米粜之,不能分也”,此说是否正确尚有疑问,但稞麦与麦大概分别是稞麦Hordeum vulgareL.var.nudum Hook.f.(ハダヵムギ)与稷麦(カヮムギ)。大麦的原产地现在仍未能确定。在中国的西康(现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附近曾采集到果实成熟后即落的野生型大麦的标本,推测其原产地大概也在中国西南部。大麦栽培的历史非常悠久,河南省安阳小屯的殷虚的卜辞中已有“來”、“”等文字,可见大约在3300年以前在中国北部即已有栽培。在欧洲,新石器时代的湖上住居遗迹上已发现有大麦的果实,说明在古代即已食用。在栽培的大麦类品种中最接近原始的种类的是稷麦,H.vulgare var.nudum与H.vulgare var.distichon Alefeld(ヤバネムギ)都系退化型(后者用于酿造啤酒)。日本古代栽培的也系稷麦,据贝原益轩的《大和本草》记载,稷麦是在1700年初从朝鲜半岛引进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九天玄女的传人
九天玄女的传人
九天玄女是九天的圣主,中华民族是九天玄女的传人,《诗经? 商颂 ? 玄鸟》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我还认为,通过 “玄鸟 ” ,得知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