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 COPTIDIS RHIZOMA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日本产黄连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キンポゥゲ科)植物日本黄连CoptisjaponicaMakino[该种分为3个变种:-var.japonica(キクバォゥレン)、深裂黄连-var.dissecta(セリバォゥレン)与大黄连-var.major(コセリバォゥレン)。其中市场上有名的丹波黄连、因州黄连及越前黄连等几乎均来源于深裂黄连C.japonica(Thunb.)Makinovar.dissecta(Yatabe)Nakai]除去须根的干燥根茎(《日本药局方Ⅻ》中仅收载本种)。

中国产黄连有川连与云连之分,川连(川黄连、正川连)又有味连、雅连、凤尾连等各种,其基源分别为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味连:四川、湖北及陕西省南部栽培)、三角叶黄连C.deltoidesC.Y.Cheng(雅连、峨嵋连:四川省峨嵋、洪雅栽培)、峨嵋野连C.orneiensis(Cheng)C.Y.Cheng(崖连、峨嵋野连、凤尾连:四川省峨嵋、洪雅等地野生,商品药材带有地上部分)、云南黄连C.teetoidesC.Y.Cheng及五裂黄连C.quinquesectaW.T.Wang(云连:主要为前者,云南省栽培或野生)等。缅甸黄连与云连基源相同。尼泊尔及印度产黄连为C.teetaWall.的根茎。

在中国,因黄连产量小,其代用品很多。毛茛科:长果升麻SoulieavaginataFr.、单叶升麻Beesiacaltaefolia(Maxim.)Ulbr.、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cavaleriei(Levl.etVant.)DrummetHutch.、翠雀花DelphiniumgrandiflorumL.等;小檗科(Berberidaceae,メギ科):豪刺BerberisjulianaeSchneid.、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bealeiCarr.等;防己科(Menispermaceae,ツヅラフジ科):大黄藤FibraureatinctoriaLour.;罂粟科(Papaveraceae,ヶシ科):血水草EomeconchionanthaHance、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L.(クサノォゥ);蔷薇科(Rosaceae,バラ科):光叶绣线菊SpiraeajaponicaL.f.var.fortuneiRehd.(才才シ乇ツク)、AgrimoniapilosaLedeb.(キンミズヒキ);蓼科(Polygonaceae,タデ科):酸模RumexacetosaL.(スィバ):茜草科(Rubiaceae,アカネ科):刺DamnacanthusindicusGaerth.fil.(アリドォシ);菊科(Compositae,キク科)小花鬼针草BidensparvifloraWilld.(ホソバセンダングサ);中国蕨科(Pteridaceae,ヮラビ科):野尾Onychiumiaponicum(Thunb.)Kunze.(夕チシノブ);铁角蕨科(Aspleniaceae,チャセンシダ科):威氏铁角蕨AspleniumwilfordiiMett.(アォガネシダ);水骨科(Polypodiaceae,ゥラポシ科):金鸡脚Crypsinushastatus(Thunb.)Copel.[=Phymatodeshastata(Thunb.)Ching(ミヅデゥラボシ)、水龙骨PolypodiumnipponicumMett.(ア才ネカズラ)等植物的地下部分在不同地区被称为“土黄连”、“地黄连”药用。此外毛茛科的唐松草属(Thalictrum,カラマツソゥ属)植物的地下部分又称之为“尾连”、“水黄连”。韩国称黄连的须根为“毛连(毛黄连)”,作黄连的代用品。

表19-1日本、中国及印度产黄连的原植物

【产地】:

日本(兵库、福井、岛根、广岛、新泻、石井、岐阜、岩手县等),中国(四川、云南、湖北、陕西省等),缅甸,印度,尼泊尔。

【成分】:

含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berberine(Ⅰ)]3%~7%(《日本药局方Ⅸ》规定以berberine计算,总生物碱含量不低于3.5%)、巴马亭[palmatine(Ⅱ)]0.4%、药根碱[jateorrhizine(Ⅲ)]、黄连碱[coptisine(Ⅳ)]、木兰花碱[magnoflorine(Ⅴ)]、四氢巴马亭(tetrahydropalmatine)、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worenine等。此外还含有酸性成分ferulicacid。

表19-2含有小檗碱(berberine)的植物

【药理作用】:

黄连的50%乙醇浸膏低浓度时对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类有抑菌作用,也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繁殖,但对大肠菌无效。berberine对肠内细菌群增殖的抑制作用强度与磺胺相当,其作用机制也已基本上解明了。黄连浸膏及berberine对离体小肠有镇静作用,对离体肠管及子宫有收缩作用,可促进胆汁及胰液分泌,可预防动脉硬化,抗炎症等。还发现有镇静作用,据报道palmatine的还原物四氢巴马亭(tetrahydropalmatine)及四氢小檗碱(tetrahydroberberine)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性味】:

苦,寒。

【功效】:

黄连能泄火解毒,系治疗目疾、痢疾之要药。入心、肝、胆、胃、大肠五经。因其大苦大寒,久服败胃,所以常经酒制、姜汁炒等炮制以减弱其寒性。“香连丸”配伍木香治赤白诸痢,“姜连散”配伍干姜治冷热诸痢,“香黄散”配伍生姜治脾泄水泄,“戊已丸”配伍吴茱萸、白芍治下痢腹痛,“左金丸”配伍吴茱萸和脾胃止呕吐,“聚金丸”配伍防风、条芩治积热下血,“胜金丸”配伍肝治眼目诸疾,“交泰丸”配伍肉桂则交心肾而治失眠。

【用途】:

作消炎性苦味健胃、镇静药,用于伴有充血或炎症的心烦、心悸、精神不安、心下痞、吐下、腹痛、出血等疾病的治疗。

【处方例】:

黄连阿胶汤(17);黄连解毒汤(18);黄连汤(19);三黄泻心汤(泻心汤)(108);黄解散(《吉益南涯方》: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子);香连丸(《和剂局方》:黄连、木香);左金丸(朱丹溪方:黄连姜汁炒、吴茱萸)。

Coptis chinensis 黄莲

Coptis japonica var.dissecla 深裂黄连

Coptts japomca 日本黄莲

神农本草经》上品中收载,自古为消炎、止血、泄下之要药而常用。李时珍曰:“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名医别录》曰:“黄连生巫阳(四川省巫山县)川谷及蜀郡(四川省成都)太山之阳”;苏敬云:“蜀道者粗大,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江东(云南省安宁县)者节如连珠,疗痢大善。澧州(湖南省澧县)者更胜”;时珍云:“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州(四川省雅安市)、眉州(四川省眉山县)为良”,可知古来黄连的产地不少,但一般以四川省产者为佳。我国在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黄连的药用知识,认为与本邦野生的日本黄连Coptis japonica Makino(才ゥレン)相同,自此各地产黄连开始使用起来。到江户时代,更实行了栽培化,反而向中国出口。即使现在仍占日本出口药材的主位,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产黄连的基源与中国产黄连不同,但质优。近年因黄连价格高涨,也在开发缅甸及印度产黄连属(Coptis)植物。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是怎样脱身的?
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是怎样脱身的?
刘邦在“白登之围”中是怎样脱身的?且让我们一探究竟。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让韩王信迁到代国,建都在马邑。匈奴兵攻打韩王
揭秘唐高祖李渊夺得帝位 李渊如何称帝建唐?
揭秘唐高祖李渊夺得帝位 李渊如何称帝建唐?
隋朝大业初年,隋炀帝杨广因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而招致天怒人怨,先是礼部尚书、上柱国杨玄感起兵造反,接着各地义军蜂起。瓦岗军是隋末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