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 ACORI RHIZOMA(水菖蒲ACORI CALAMI RHIZOMA与 石菖蒲ACORI GRAMINEI RHIZOMA)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水菖蒲为天南星科(Araceae,サトィ乇科)植物菖蒲AcoruscalamusL.(=A.calamusL.var.asiaticusPers.,=A.asiaticusNakai,シヨゥブ)的干燥根茎。石菖蒲为金钱蒲A.gramineusSoland(セキショゥ)的干燥根茎。

菖蒲根(CALAMIRHIZOMA)在欧洲也用作芳香性健胃药,称为Acorusroot(英)、Kalmus(德)。印度自古即药用,德国自1500年代开始药用。

【产地】:

水菖蒲:中国(湖北、湖南、辽宁、四川等省)。石菖蒲:中国(四川、浙江、江苏等省),日本(德岛、香川、广岛等县)。

【成分】:

A.calamus的根茎含精油约3%,其主成分为丁香油酚甲醚[methyleugenol(Ⅰ)]、倍半萜烯(sesquiterpenes)、丁香油酚[eugenol(Ⅱ)]、正庚酸[n-heptylicacid(Ⅲ)]、细辛醛[asarylaldehyde(Ⅳ)]、细辛脑[asarone(Ⅴ)]、parasarone、白菖脑[calameone(Ⅵ)]、菖蒲萜烯(calamene)、白菖酮(calamone)菖蒲酮[acorone(Ⅶ)]、acoroxide等。A.gramineus的根茎含精油0.5%~0.8%,其中asarone约占86%,系主成分。

【药理作用】:

菖蒲水浸剂(1∶3)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止作用。

【性味】:

石菖蒲:辛、苦、温。

【功效】:

缪仲淳曰:“通利心脾二经之要药”,这是指石菖蒲而言,通窍、补心、开胃、宽中,治噤口、毒痢、风痹、惊痫等。

【用途】:

水菖蒲虽是芳香健胃药,但因有引起恶心及呕吐之弊而较少应用。民间用作药浴料。石菖蒲为镇痛、镇静、健胃、驱虫药,用于耳鸣、谵语、头痛、痈肿等。

【处方例】:

萆薢分清饮(杨氏家藏方:萆薢、菖蒲、益智、乌药);清神散(朱丹溪方:菖蒲、僵蚕、菊花、荆芥、防风、羌活、川芎、木香、木通、甘草)。

Aconis calamus 菖蒲

Acorus gramineus 金钱蒲

神农本草经》上品中收载。李时珍曰:“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生溪畔石间者称“石上菖蒲”,自古本品以根茎节密集,一寸九节者良。汉方处方中所用“石菖蒲”即此,据牧野富太郎博士考订其原植物为金钱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セキショゥ)。但陶弘景曰:“真菖蒲叶有脊,一如剑刃”,苏颂也云:“其叶中心有脊这些特征显然是指菖蒲A.calamus L.(ショゥブ)。李时珍曰:“菖蒲凡五种:生于池泽,蒲叶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菖蒲,白菖也;生于溪间,蒲叶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菖蒲也,溪孙也;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由此可知自古来菖蒲就有多种混用。现今市场上有“水菖蒲”与“石菖蒲”,一般称为“菖蒲根”者系“水菖蒲”,与“石菖蒲”相比,节少而香气重,但汉方处方中一般用“石菖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千古一帝秦始皇有哪些历史影响?
千古一帝秦始皇有哪些历史影响?
【传略】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孝公之后第六代秦王,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故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
给秦始皇私生两个弟弟的赵姬
给秦始皇私生两个弟弟的赵姬
秦昭襄王时,赵国与秦国实力相当,但两国经常交战。赵国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两度击败了秦国的进攻。秦国被迫把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送
颛顼是谁?颛顼是什么死的?
颛顼是谁?颛顼是什么死的?
颛顼是谁: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本名乾荒,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又称黑帝或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