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歌(1)
【原文】:
麦秀蔪兮,黍禾蝇蝇。彼狡童兮,不我好仇。
【鉴赏】:
《麦秀歌》据《尚书大传》,《史记》等史籍载,是箕子所作的一首伤殷之作。此后《文选注》、《御览》、《乐府诗集》等都沿袭了这一说法。但玩味其诗,应是一首古代的情歌,或为箕子所引,用以言志而已,当非箕子本人所作。全诗采用了兴的手法,以麦子已经黄熟,秋粮黍禾也都长高了这一农业社会习见的自然景色,兴起了期望那位美男子不要再拖延而快来和自己相好匹配的情思。诗中大胆、直露地抒发了对那位美男子的爱,爱而未得的不安焦灼,对他不理解自己心意的抱怨、嗔怪。全诗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和娴熟的技巧。前段以“麦秀蔪兮,黍禾蝇蝇”勾画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其中以成熟的麦穗,麦芒儿伸展勾连的特点,准确形象地造型,以蝇蝇展示秋田禾黍的绿色光亮滋润,勃勃生机。画面黄绿相间,静动错陈,歌谣的作者是体物入微又善于抓取事物特征的。麦子黄熟了,黍禾长高了,时不我待,心上的人儿怎么还不来呢?诗的后段进入直接抒情,不假助于比拟、象征,而是直白心境,把一片思念火辣辣地表白出来,有思念有嗔怪,有期盼不安,简短的诗句中把热恋中少女的心态表露无余,痛快淋漓。全诗创造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境界。作为传唱的歌谣,全诗节奏分明,上下句间加一“兮”字以延缓音节,增强了抒情效果;句式整齐,又增强了表抒情感的力度,使那种炽热而焦灼的爱的情感表达得既深沉又显露,既音调委婉又真挚有力。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先秦诗歌鉴赏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西汉周勃与陈平是什么关系?
- 周勃(?—前169年),沛(今江苏沛县)人,祖籍卷县(今河南原阳),西汉开国将领、宰相。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