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载歌(1)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顺经,万姓允诚。於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善,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击之。
【鉴赏】:
《帝载歌》展现了一幅先民们载歌载舞,祭祀祷告的欢庆的原始宗教仪式场面。诗歌可分为两大部分:先是选择乐曲礼赞日月星辰,四时转换,祷告神灵,说明禅位给才德出众的人,万民百姓都拥戴他,以求神灵的明鉴佑助。下半部分写祭神仪式后,敲起隆隆的鼓,跳起自由奔放的舞,直至日暮露降,精疲力竭大家才提高裤裙离开。诗中描绘的先民宗教礼仪,歌舞场面不仅给读者以审美感染,而且保留了形象的文化史料,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全诗情感奔放昂扬,前半部以常、行、经、诚、灵结句,使祭祀中敬祷神灵的情感表现得诚挚、深沉而有力。后半部中加入“乎”“之”等虚词使诗句节奏鲜明奔放,把集体歌舞中的欢乐情绪充分展现出来。
《卿云歌》、《八伯歌》与《帝载歌》三首歌辞事实上是一次大型郊祭上的领和相间的组歌。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南北朝诗》中将其合为一首,名《卿云歌》。从歌辞内容看,先是祭祀天神,由舜领祭,表现了先民对自然的崇拜,继而由部落各首领相和,由自然崇拜转入对英雄的礼赞,终而再由舜祷告神明,求助神的福佑,率领参与祭祀的民众载歌载舞,在礼乐中完成祭祀活动。祭祀活动是先民们的重要的社会活动,对自然的崇拜,对英雄的崇拜,把自然现象赋以生命活力并使它与人产生一定联系是原始社会人们的思维特征、社会风俗和信仰。该组诗就是这一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诗中为我们保留了原始祭祀活动的形式的记载,祭祀中领和相应,载歌载舞,击鼓为节,露下方散的祭祀场面,对我们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有着极可宝贵的史料价值。从组诗的形式看,虽然明显有传唱中进行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保留着原始歌谣的风貌。领唱的舒缓深沉,情感的虔诚;和歌雄浑有力,感情的深厚诚笃;终末的奔放昂扬,欢快热烈,都给人以壮美的审美感受。显示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