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蒯乡人言(1)
南蒯之将叛也,其乡人或知之,过之而叹,且言曰:“恤恤乎,湫乎攸乎!深思而浅谋,迩身而远志,家臣而君图。有人矣哉。”
【鉴赏】:
春秋战国之交,我国社会发生了根本变革。一场新旧生产关系新陈代谢的伟大斗争席卷中原大地。新兴的地主阶级日益强大,向奴隶主阶级发起了权力要求的斗争。先是周室衰微,诸侯强大;继而公室(诸侯)日蹇。“私家”(卿大夫)日盛;最后是“私家”的家臣也尾大不掉,恃强叛主。斗争的尖锐错综,前所未见。《南蒯乡人言》与《南蒯乡人歌》,正是这场权力斗争的产物。
早在鲁僖公十六年,鲁国大权便旁落私家,季、孟、叔“三家”分鲁;到了鲁襄公十二年,季武子执政,统揽鲁国权柄。自此之后,鲁国大权便搓球式地传递在季、孟、叔三家之手。
一“家”执政,这不仅非国君所愿,另两家也侧目觊觎;而且,执政这“家”的家臣也跃跃欲试,志在取代。因此,斗争便此起彼伏。国无宁日。到鲁昭公十二年,使发生了季氏家臣南蒯据邑叛季的事件。
南蒯是南遗之子,季孙氏根据地费邑的行政长官。这一年,季平子即位,对南蒯不加礼遇。于是,南蒯便跟本与季平子有宿怨的叔仲、穆子、子仲等人联络,图谋叛变。
其实,南蒯的这次军事行动的条件是极不成熟的。最后,连费地的老百姓也背弃了他。于是,这次旨在瓜代的叛乱,便在事发后的第三年(昭公十四年)以失败告终。南蒯则逃奔齐国。
南蒯的这次叛乱之所以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首《乡人言》正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借乡人之口对南蒯之举进行分析评价。
南蒯谋叛之失,首要一点是谋而不密。此乃兵家之首忌。他在举事前,虽说未弄得沸沸扬扬,但毕竟连他家乡人都获知消息,可见其保密措施之差。谋密则事成,谋泄则事殆;这是屡试不爽的经验之谈。南蒯谋而不密,不败才怪。
以儒家的观点看,南蒯还不失为失败的英雄。因为他是为鲁君考虑而举事。(家臣而君图。)因此,知情的家乡人会找上门来感慨万千地向他进言。家乡人未言先叹:“恤恤乎,湫乎攸关!”这里连用了三个同义词,且分别加上感叹色彩浓烈的叹词“乎”,极力地渲染了一种深沉而强烈的忧愁气氛。译为现代汉语则是:“忧愁啊!忧啊!愁啊!”这让人联想到李白名篇《蜀道难》的开篇:“噫吁,危乎高哉?”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季氏专权日久,积弊良多。以儒家的观点看,是非翦除不可的,所以南蒯之举就大有点“清君侧”的壮烈色彩和深远意义。因此,“乡人”说他“深思”。但是,南蒯谋划毕竟欠周致:“迩身而远志,家臣而君图。”你身为季孙氏的家臣,本应效忠季氏。但你却又在为鲁君图谋。这就陷入了两难境地:为鲁君尽了力,但在季氏方面又得担当“不忠”罪名,真是左右为难,进退皆误。此外,南蒯此举是企图借助与鲁国关系紧张而又远离鲁国的晋国力量以成其事的,这显然也十分失策。加之他又犯了上述谋而不密的兵家首忌。凡此种种,都说明南蒯之叛是一次相当幼稚浅薄的轻举妄动。所以说是“谋浅”。
鲁君大权旁落,辱为傀儡的窘境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是得整治鲁国国政了。基于这一君国大计,南蒯此举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上述分析可知,南蒯并非担此重任的合适人选:“深思而浅谋,迩身而远志”,他不是这块料啊!但是,鲁国也并非没有指望了——“有人矣哉!”这个匡时戡乱,重振国威的英雄,必定会出现!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新兴地主阶级取代没落奴隶主阶级,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南蒯逆潮流而动,这才是他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乡人言》应是代表儒家的孔氏之“言”。孔子站在奴隶主立场上哀叹“礼崩乐坏”,在此可见一斑。
从艺术角度看,《乡人言》又不失为一篇文情并茂的佳作。作品开章便重字叠词。以富于表情的词汇,创造了一个情深意恳的环境氛围,为全篇定下了抒情真挚强烈的基调。继而单刀直入,以“深思而浅谋,迩身而远志”这两个言简意深的对偶句,剖析了南蒯失败的原因。最后调子转高,以“有人矣哉”结束全篇,指出鲁国前途光明之所在。从形式看,这是南蒯的一位乡亲的忠告。但其本质却是作者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南蒯事件的评说。它对我们加深对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变革的认识,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