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丧葬礼俗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2:56:33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告丧 古代中原文化认为,父母死后,子女要迅速通知有关亲属和乡里邻居。唐宋以后,流行以放鞭炮的方法向乡邻报丧致哀。

奔丧 古代汉族认为,接到父母丧讯后,儿女应首先以哭来回报使者,然后详问父母死因,问毕又哭,哭毕即应上路奔丧。奔丧路上,应该吃素。早上见星而行,晚上见星始止,不避昼夜。临到家乡时,应“望乡而哭”,若是奔国君丧,则“望都而哭”。因病残、临产、坐月子等原因不能奔丧的子女,则应寄物以吊。

追悼仪式 入葬死者之前举行。古代汉族的追悼仪式,多由族长、巫师、道士等主持,一般都要介绍死者一生的功绩,希望死者灵魂能保佑子孙后代发达兴旺。

纳西族人死后,先火化,后葬骨,行葬前要杀一头,请东巴念经,亲友聚于院中跳吊唁舞。

二次捡骨葬 我国南方、东北和沿海地区古今都很流行的一种葬俗,大致有三类:先土葬后捡骨;火葬后再捡骨;同葬后再捡骨。

崖葬 包括悬棺葬、崖墓、崖洞(穴)葬等,涉及到汉族和南方许多民族。如悬棺葬的主要特征是葬在崖上,利用天然洞、绝壁上的天然平台;或在崖上开凿横龛直洞;或在峭壁上凿孔钉桩以放置棺木。

天葬与水葬 现在西藏及邻近地区较为盛行的两种葬法。一般是人死后,喇嘛卜定采用天葬,又卜定日期时辰。葬日,用牛驮尸至天葬场,让尸体仰睡在地;喇嘛念经敲鼓、燃烧柏枝;柏烟冉冉腾起,群鹰飞集空中;喇嘛念经后,在死者腰部或背脊上划一刀或数刀,即由割尸者将尸体分为若干块,抛投喂鹰。待群鹰吃尽尸肉后,又将死者骨架、颅骨等砸碎,拌糌粑投以喂鹰。如尸体被完全吃光连骨渣也不剩,则认为死者已升入极乐西天;若未能吃完,则认为死者生前罪恶过大,不能升天,应入地狱。遇到后一种情况,死者亲属往往还得以重金再聘喇嘛念经,以求超度亡魂,逃离地狱。

水葬也由喇嘛卜定葬法、日期。葬时,用牛驮尸至江边,先由喇嘛敲鼓、念经,尔后抛尸入江。

火葬 我国最古老,并对现今社会影响最大的丧葬习俗之一。

居丧守孝 古代汉族在埋葬死亡亲属后,还有居丧守孝之俗。居丧期间,不能唱歌跳舞,不能娶妻纳妾,不行房事;上层贵族出入不能走正门,上下不能走中阶;孝子应在父母墓旁搭棚而居。在棚内要求做到“言而不语”、“对而不答”、“不与人座”;前三日不饮食,前一天内只能吃粥,七天后才能吃蔬菜水果,过“二七”14天后才能吃肉。一般认为,居丧三年之内都不宜饮酒。三年期满,要举行一次隆重祭祀,然后方能起灵除孝。

扫墓 有的也称“挂青”、“上坟”、“挂纸”。实际上是古代祭祀制度的遗存。汉族、仫佬族侗族瑶族等都流行在每年的清明上坟祭祖。

现在汉族还普遍保留着此俗。扫墓时,较富有的人家,往往抬着一席丰盛的酒菜到墓地,恭敬地陈列在祖墓前,一面焚化纸锭,一面叩头行礼,然后或在墓地吃掉酒菜,或抬回家再吃;稍次的人家,则只端一两碗酒菜到墓地,也焚化纸锭;再次的人家,则只焚化纸锭,或掘几次泥土,捧堆在坟顶上,再随便折几支嫩绿新枝,插在坟上。

上一篇:婚嫁礼俗 下一篇:官场礼俗 声明:丧葬礼俗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
赌书泼茶
赌书泼茶
赌书泼茶,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指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
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千古谜团被揭开让世人惊叹
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千古谜团被揭开让世人惊叹
诸葛亮的斯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可以讲是诸葛亮一手打造了蜀汉政权运作的基本框架,诸葛亮且在北伐途中病死于五丈原。
甘茂:能言善辩者
甘茂:能言善辩者
甘茂是战国时下蔡(今安徽省凤台县)人,秦惠王时,由张仪、椿里子推荐会见秦惠王。秦惠王去世后,武王继位。甘茂平蜀国反叛,回来后任左垂
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民族英雄
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民族英雄
【点击英雄】岳飞(1103-1142),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出身农民家庭。少年时,他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