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骑善谢的锡伯族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2:54:28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清朝中期,一个装备简陋的部族队伍奉命从东北的盛京(今沈阳)启程,跋山涉水,餐风露宿,奔赶新疆伊犁河畔,建设新家园,以戍卫国家的西北边陲。这个部族属于锡伯族。
这次英雄历程,在锡伯族的长诗《迁徙歌》中有生动的记述。
锡伯族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还有一部分聚居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现在,东北的锡伯人的风俗习惯基本上和汉人相同。新疆的锡伯人由于居住集中,在社会生活中较多地保留了自己的特点。老年妇女爱穿旗袍,扎裤脚。男子穿对襟短衫,裤脚在脚踝处扎紧,冬天则穿大襟开衩长袍。锡伯人的饮食以米、麦为主,忌食狗肉。每个锡伯族村落都筑成城堡,便于守卫。每家都有矮墙,住房坐北朝南,用土坯筑成。房前屋后是果园、菜园和畜圈。
锡伯人信奉多神教,主要供奉保佑家宅安祥的“喜利妈妈”和保护牲畜的“海尔堪”。“喜利妈妈”是请村里年纪大、辈分高、子孙满堂的长者制作一些小物件,挂在室内西北墙脚上,这既是赐福子孙的神祗,也是每个家庭添丁增口、记述辈分的家谱。“海尔堪”供在住房南墙外面的上方,逢年过节都要焚香献供。他们十分重视祭祀祖先,每年都要祭祖扫墓。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西迁到达新疆的纪念日,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婚姻由父母做主,同姓不婚,但可以与外族通婚。
锡伯族有本民族语言,东北的锡伯人通用汉文和蒙古文,新疆的锡伯人使用锡伯语和锡伯文。锡伯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叙事长诗《喀什喀尔之歌》、《三国之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锡伯族妇女善于刺绣和剪纸,窗户都用剪纸装饰得十分美丽。锡伯人能骑善射,清代时被编入“八旗”,由于驻防征调,分别在东北、西北两个地区为建设和保卫边疆作出了贡献。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