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故事

高原上的“白人”白族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20-02-08 22:54:49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白族的传统集会三月街便开始了。云南大理城西的点苍山下顿时热闹非凡,好像一个繁华的“市镇”从天而降。人们穿着节日盛装,观看赛、狮子舞等传统活动,并进行物资交流。相传这一天,观音菩萨在这里征服恶鬼罗刹,开辟了大理坝子。从此,白族人民便年年相聚,焚香祭祀,逐渐演变成“祭观音街”的街期。

白族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意思是“白人”,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四川西昌和贵州毕节等地也有少数白族人散居。白族聚居区地处云贵高原,那里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号称粮棉之区。洱海之滨的点苍山盛产优质大理石,是中外闻名的建筑材料。

白族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已婚的女子挽髻,未婚的垂辫或盘辫。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喜欢喝烤茶。

白族主要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的称号。

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汉文很早就为白族习用,白族语中有大量汉语词汇。白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文学、工艺、建筑等方面卓有成就。“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格律。有名的“狮子舞”在唐代就传入中原。白族手工艺品享有盛誉,尤以漆器著名。建于唐朝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60米,分16级,十分壮观。《南诏中兴国史画卷》生动优美,绘制精妙,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一篇:具有古老文明的彝族 下一篇:住在“孔雀之乡”的傣族 声明:高原上的“白人”白族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