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自我批评
即通过各种形式指出、评论、批判他人和自身的缺点、错误。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解决党内和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批评的方法不同于只讲“团结”不讲原则的自由主义的方法,自由主义的方法表现为,明知不对,不做原则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330页)。批评的方法又不同于只讲斗争不讲团结的“左”倾方法,“左”倾方法是用“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解决党内和人民内部矛盾,把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动辄当做敌人来斗争。批评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自我批评与批评是相辅相成的。批评者认真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被批评者的自觉的虚心的自我批评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毛泽东说:“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997页)。在实现党的伟大历史任务的过程中,各种剥削阶级思想作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革命者主观上的弱点、缺点和认识上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而面临的任务是艰巨复杂的,所以产生一些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缺点或错误是难免的,为了党的事业,革命者需要自我批评,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愿为人民的事业献出一切,没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没有什么缺点错误不能抛弃,所以应该而且能够拿起自我批评的武器。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应注意区分党内批评和党外批评;批评要注意政治,不在非原则问题上挑剔,以免被批评者无所措手足;要允许反批评;要摆事实讲道理、有耐心,允许被批评者有认识过程。
-
- 为什么“崇拜关羽”基于当时社会“崇拜关羽”的原因
- “关羽崇拜” 现象的产生可以说是基于当时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真实关羽的良好德行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有“万人之敌,为世虎臣”之称,“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