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 LYCII FRUCTUS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为茄科(Solanaceae,ナス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クコ)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国华北,特别是西宁地区栽培的宁夏枸杞L.barbarum L.(=L.halimifolium Mill.,ナガバクコ)的果实特称“宁夏枸杞”或“西枸杞”,相对应的将L.chinense的果实称为“津枸杞”。

【产地】:

产中国(西枸杞:宁夏地区;津枸杞:天津地区。以前者质优,产量也大),韩国,日本。主要是栽培,也有野生。

【成分】:

L.chinense的果实中含甜菜碱(betaine)约0.1%,果皮中的红色色素系玉米黄质(zeaxanthin)。

【药理作用】:

枸杞子有降血糖作用。枸杞子成分之一的甜菜碱是胆碱的生物体内代谢产物之一,作为胆碱代谢系统中的甲基供给体,说明了甜菜碱的抗脂肝作用。梶本等[日药理杂志,56,15l(1960);57,101(1960)]证明了枸杞水浸膏具有与甜菜碱相同的抗脂肝及肝机能保护作用。枸杞水溶性部分在23mg/kg剂量以上时能显著降低家颈动脉压。该作用可被阿托品及切断颈部两侧迷走神经而阻止。

【性味】:

甘,平。

【功效】:

李时珍言:“其苗乃天精,苦甘而凉,上焦心肺客热者宜之;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此皆三焦气分之药,所谓热淫于内,泻以甘寒也。至于子则甘平而润,性滋而补,不能退热,止能补肾润肺,生津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分而用之,则各有所主;兼而用之,则一举两得。世人但知用黄芩、黄连,苦寒以治上焦之火;黄柏、知母,苦寒以治下焦阴火。谓之补阴降火,久服致伤元气。而不知枸杞、地骨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之妙,惜哉!”。近代并不药用苗,但食用;果实用于肝肾虚而腰膝痛、阳萎、遗精、目眩头晕,根皮多用于阴虚劳热、骨蒸、盗汗、肺热咳血。也即果实为滋补药,根皮为解热药。

【用途】:

作强壮药,用于滋补肝肾及虚劳、腰膝疼痛、无力、头晕、目眩、消渴等症。

【处方例】:

杞菊地黄丸(《医级》:枸杞子、甘菊、熟地黄、山萸肉、淮山药、白茯苓、牡丹皮、泽泻);枸杞丸(《证治准绳》:枸杞、黄精)。

Lycium chinense 枸杞

神农本草经》上品中收载。李时珍云:“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其原植物形态,据苏颂记载:“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其根名地骨”。寇宗奭又言:“枸杞当用梗皮,地骨当用根皮,枸杞子当用其红实。其皮寒,根大寒,子微寒。今人多用其子,直为补肾药”,可见全株干皮、根皮、果实皆入药。现在其果实称“枸杞子”、根皮称“地骨皮”配伍用于中医处方中,其叶称“枸杞叶”,民间药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列宁曾称赞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然而其领导的“熙宁变法”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其中的是非功过也只能留与世人评说。王安石(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淳于髡传
淳于髡传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