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 橘皮 青皮 CITRI LEIOCARPAE EXOCARPIUM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中国产:为芸香科(Rutaceae,ミカン科)植物福橘(桔)(大红蜜柑)Citrustangerina Hort.ex Tanaka(ォォペニミヵン)及朱橘C.erythorosa Tanaka(コペニミカン)的成熟或未成熟的干燥果皮。在中国,陈皮类的商品名称非常之多,有陈皮、橘皮、橘红、川橘红、川云皮、云红皮、建云皮、衢红、温橘红、江云皮等。主产于四川、福建、浙江等南部地区。此外来源于大红柑C.chochiensis Hort.的商品称广陈皮,产广东省;来源于化州柚C.grandis Osbeck.var.tomentosa Hort.及柚C.grandis(L.)Osbeck.(日本称之为柚的系指香橙)的商品称为化橘红、化州橘皮、柚皮橘红等,主产于广东、广西省。

日本产:为温州蜜橘(桔)C.unshiu Mare.(=C.aurantium L.subsp.nobilis Makino var.unshiu Makino,ゥンシュゥミヵン)(陈皮)及C.leiocarpa Hort.ex Tanaka(=C.nobilis Lour.subsp.suntara Engl.var.kooji Tanaka,コゥシ)(柑皮、橘皮),主产于和歌山、静冈、广岛等县。

日本的陈皮和橘皮的产量相当大,和黄连一样是日本出口中国、东南亚的少数日产汉药之一。橘皮的原植物,自《大和本草》以来,皆用白和柑子(シラヮコゥジ),因产自远州白和(轮)村而得名。小野兰山言:“本草或医书中所载之橘皆系柑子类的总称”。中国产的橘皮则不同,最近从中国进口的“黄橘皮”来源于C.tangerina Hort.ex Tanaka,皮薄色红,通常裂成4~6瓣。除去了内侧的白瓤者称“橘红”,白瓤部分称“橘白”剥离出的维管束部分称“橘络”,在中国皆药用。如前所述,陈久的橘皮称为“陈皮”,但现在日本市场上的陈皮一般系温州蜜橘的果皮,并非真的陈皮。这种状况大概始于江户时代,小野兰山也言:“和产的陈皮皆系柑皮,非真物也”。青皮系未成熟的橘皮,商品的基源也相当复杂,或为柚、柑、橙、橘的未成熟的丸状的小果实或切片(一般称为枳壳),或为果实,在日本及韩国将温州蜜橘的未成熟或将成熟的果实的果皮称为青皮。

【产地】:

中国(四川、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等省区),日本(和歌山、静冈、广岛等县)。

【成分】:

Citrus tangerina Hort.ex Tanaka(=C.aurantium L.var.deliciosa Makino et Nemoto)的果皮中含精油:α-蒎烯[α-pinene(Ⅰ)]、β-蒎烯[β-pinene(Ⅱ)]、柠檬烯[limonene(Ⅲ)]、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Ⅳ)]、对-聚伞花素[p-cymene(Ⅴ)]、α-松油烯[α-terpinene(Ⅵ)]、芳樟醇[linalool(Ⅵ)]、乙酸芳樟酯[linalyl acetate(Ⅶ)]等,以及陈皮甙[hesperidin(ⅩⅧ)]。C.unshiu Mare.的果皮中含精油:柠檬烯约80%、α-松油烯约6%、α-蒎烯、β-蒎烯、δ-榄香烯[δ-elemene(Ⅸ)]、α-烯[α-copaene(Ⅹ)]、α-葎草烯[α-humulene(Ⅺ)]、α-倍半水芹烯[α-sesquiphellandrene(Ⅻ)]、乙酸-α-律草烯醇酯[α-humulenol acetate(ⅩⅢ)]、乙酸二烯-1,8-醇-10酯[1,8-menthadien-10-ol acetate(ⅩⅣ)]、α-榄香醇[α-elemol(ⅩⅤ)]、月桂烯[myrcene(ⅩⅥ)]、芳樟醇、α-金合欢烯[α-farnesene(ⅩⅦ)]、β-榄香烯[β-elemene(ⅩⅧ)]、δ-荜澄茄烯[δ-cadinene(ⅩⅨ)]、α-cubebene(ⅩⅩ)、α-侧柏叶[α-thujene(ⅩⅪ)]、α-松油醇[α-terpineol(ⅩⅫ)]等,以及维生素C、陈皮甙、synephrine、枸橼酸。虽然陈皮越陈久越好,当然也还应该考虑到其中的精油成分在贮存期间的变化。现在仅知道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柠檬烯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其他还有待今后更详细的研究。

【药理作用】:

陈皮的煎液及乙醇浸膏对蛙心的心脏有兴奋作用,但大剂量时可观察到抑制现象。用蟾蜍实验,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血流变缓。静脉注射给予家可使血压急剧上升。对犬和家兔的胃肠功能运动有抑制作用,还可收缩肾脏血管、减少尿量。hesperidin具有和芦丁、表-儿茶精、槲皮素相同的强化毛细血管的作用。

【性味】:

苦、辛,温。

【功效】:

李时珍言:“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龠,故橘皮为二经(脾、肺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如“四君子汤”中加味陈皮而成“异功汤”(和剂局方),借人参、术之力而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配伍有半夏、茯苓、甘草、生姜的“二陈汤”(和剂局方),化痰作用增强,用于一切痰饮、恶心呕吐、头眩、心悸亢进、胃部痞塞、消化不良等。配伍有白术、厚朴、甘草、大枣、干姜的“平胃散”(和剂局方)能增强化湿的功效,用于胃肠障害、食欲不振、胃部痞感等。配伍有茯苓、人参、术、枳实、生姜的“茯苓饮”(金匮要略),利水作用增强,用于一切痰饮、胃部胀满不能饮食之症。

青皮系未成熟的橘皮(陈皮),老嫩、气味、功效都有所不同,陈皮入肺、脾之气分,而青皮入肝、胆气分,降泄之力较强。王好古言陈皮治高,青皮治低,临床实际应用时也是陈皮用于上、中二焦,青皮用于中、下二焦。故健脾、化湿用陈皮,舒肝、导滞用青皮。

【用途】:

作芳香性健胃、驱风、祛痰、镇咳药,用于食欲不振、呕吐、泻下、疼痛、咳嗽等。

【处方例】:

橘皮汤(《金匮要略》:橘皮、生姜);橘枳姜汤(《金匮要略》:橘皮、枳实、生姜);二陈汤(227);茯苓饮(252);异功散(《钱乙方》:人参、白术、甘草、茯苓、陈皮);平胃散(260)。

Cilrus langenna 陈皮

神农本草经》上品中作“橘油”收载,一名“橘皮”。陈久之橘皮称为“陈橘皮”,通常略称为“陈皮”。陶弘景云:“以东橘为好,西江亦有而不如。其皮小冷,疗气乃言胜。橘,北人亦用之,并以陈者为良”,《唐本草》注云:“柚皮厚,味甘,不如橘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胡甘。今俗谓橙为柚,非矣。……(中略)……郭璞云:柚似橙而大于橘。孔安国:小曰橘,大曰柚,皆为甘也”;寇宗奭也言:“橘、柚自是两种。故曰一名橘皮,是元无柚字也……。后人不深求其意,为柚字所惑,妄生分别,亦以过矣”。李时珍也以《唐本草》之注为是,云:“夫橘、柚、柑三者相类而不同”,认为橘、柚是不同的。王好古在“青皮”项中记载青皮系小而未熟者,成熟而大者乃橘,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现在日本的市售品中有陈皮和橘皮,在中国市场上除此之外还有黄橘皮、橘红等,其原植物有10数种,相当混乱。柑橘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的果类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文献中记载的种类极多。中国汉代的《食经》中列举有橘、柚、橙、枳等各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橘”是何种现在仍不清楚,但肯定是柑属(Citrus,ミヵン属)Metacitrus亚属的植物。所以,本书仅记载了现在市场上的陈皮类的基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李牧之死
李牧之死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