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 ANGELICAE RADIX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中国产:为伞形科(Umbelliferae,セリ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カラトゥキ)的根,除去须根后干燥或经浸煮后干燥之品。

日本产:为东当归A.acutiloba(Sieb.etZucc.)Kitagawa(トゥキ,大深当归,大和当归)的干燥根或浸煮后干燥之品。一般认为大深当归质优,但市场上的当归多是北海当归。大深系的当归现在台湾、韩国也有栽培。

韩国产:为大当归A.gigasNakai(才二ノダヶ)的干燥根。日本未进口该种当归。

【产地】:

大和当归:奈良县。北海道当归:北海道、奈良、长野县等。中国产当归:四川、甘肃、云南等省。

【成分】:

A.acutiloba根中约含0.2%的精油,其中低~中极性成分有邻苯二甲内酯类(phthalide):藁本内酯[ligustilide(Ⅰ)],正丁基烯酜内酯[n-butylphthalide(Ⅲ)],sedanonicacidlactone,senkyunolideE、F、H、I,angeloylsenkyunolideF等;香豆素类:佛手柑内酯[bergapten(Ⅳ)],异茴芹苦素[isopimpinellin(Ⅴ)],花椒毒素(xanthotoxin),东莨菪素(scopolet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以及对-聚伞花素[ρ-cymene(Ⅵ)],香荆芥酚[carvacrol(Ⅶ)],邻羧基苯正戊酸[o-valerophenonecarboxylicacid(ⅤⅢ)],safrole,isosafrole;polyacetylene类:falcarindiol,falcarinol,falcarinolone等;此外还含有ligustilide(Ⅰ)的双分子体tokinolideA、B与levistolideA。阿魏酸(ferulicacid),咖啡酸(caffeicacid),β-谷甾醇,烟酸(nicotinicacid),维生素B,叶酸(folicacid),亚叶酸(folinic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胆碱(choline),生物素(biotin)等。

【药理作用】:

当归的乙醇浸膏在低浓度时能增加家颈动脉血流量,高浓度时则有抑制作用,乙醚浸膏一般引起亢进。水浸液静脉注射或经口给予家兔都可使眼压和血压下降,这为中医用当归治疗青光眼提供了实验证据。静注降低眼压,主要是由于血压下降而抑制房水产生,经口给药则是抑制中枢性升压因子,推测其作用点为心脏或末梢血管。

根据当归为妇科要药的论点,对当归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进行研究。水浸液静注给予家兔,对子宫、小肠、膀胱、动脉等的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关于精油对离体子宫、血压、呼吸的作用,以及各种溶剂的浸膏对子宫的作用等的研究均有报道,尽管结果多少有些差异,但总的结果表明精油成分主要有抑制作用,而极性成分主要有兴奋作用。以混有5%当归粉的食饵饲育小,检查其对肝脏、心脏及子宫的代谢的影响,表明对子宫组织增殖有促进作用。这些作用的活性成分虽然还不清楚,但用大鼠离体肠管实验表明,抗乙酰胆碱活性成分为ligustilide(++)、n-butylidenephthalide(+)、butylphthalide(-)。另夕ト,对于当归的镇痛、抗炎症作用,以Whittle法实验表明:甲醇可溶、正己烷不溶、氯仿可溶部分对醋酸扭体反应(writhing)有抑制作用,甲醇可溶、正己烷不溶、氯仿难溶部分能降低血管通透性。

【性味】:

甘、辛、苦,温。

【功效】:

王好古云:“同人参、黄芪,则补气而生血;同牵、大黄,则行气而破血。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佐使分定,用者当知”。当归补血活血,为血病之要药。陈承云:“世俗多谓惟能治血,而金匮、外台、千金诸方皆为代补不足、决取立效之药。古方用治妇人产后恶血上冲,取效无急于此。凡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可以补虚,备产后要药也”;寇宗奭也言:“《药性论》补女子诸不足一说,尽当归之用矣”。

【用途】:

作温性祛瘀血、强壮、镇静、镇痛药,用于贫血、腹痛、身体疼痛、月经不调、月经困难、痛经及妇人更年期障碍等。

【处方例】:

当归健中汤(211);当归芍药散(215);芎归胶艾汤(53);当归四逆汤(213);当归散(212);当归汤(216);四物汤(125);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214);当归贝母苦参丸(217);当归养血汤(218);当归六黄汤(219);当归连翘汤(220)。

Angelica sinensts 当归

神农本草经》中品中收载。陈承曰:“当归治妊娠产后恶血上冲,仓卒取效。气血昏乱者,服之即定。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之”;李时珍又言:“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说明了当归之名皆是因其功效而得。当归很早即已作为药用,中国最早的辞典《尔雅》中记载的“薛,山蕲”,即是当归的原名。至陶弘景时(齐~梁)常用作妇科要药。关于产地与品质,陶氏云:“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尾当归。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历阳产者,色白而气味薄,不相似,呼为草当归,缺少时乃用之”。当时陶弘景住在南京,是否能得到陇西、黑水等甘肃省一带产的优质当归还是有疑问的。当时国家政局虽说一直是比较安定的,但因南北的持续对立,或用四川省产者,或虽知历阳(安徽省和县)当归质劣而使用也是无可奈何的吧。此后,唐·苏敬记载了现在四川省所产的当归,曰:“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末州,以宕州者最胜”;宋·苏颂也认为四川省产当归品质优良,云:“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为胜”。在宋代时这些药即已开始栽培,寇宗奭《本草衍义》云:“当归……今川蜀皆以畔种,尤肥好多脂”。《本草纲目》也云:“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中国市场的当归有四川省产的“川归”,甘肃省产的“秦归”,其名称也随药用部位不同而异,大致分为三大类。根头至主根上部部分称“葫首归”或“归头”,根全体称“原枝归”,将支根部分切制成一定长度者称“归尾”或“归腿尾”。关于中国产当归的基源,19世纪末A.Henry采集了四川巫山县栽培当归的原植物标本,1891年Oliver将其定名为Angelica polvmorpha Maxim.var.sinensis Oliver。之后在1901年Diels将其独立成了种,即当归Angelica sinensis Diels.。

A.sinensis在我国无分布。自7世纪初中国医学知识直接从中国大陆传入日本后,日本就一直在努カ,期望从本地的自然野生植物中找到该植物或类似种。在《出云风土记》(约713年)、《本草和名》(918年)、《延喜式》(927年)等中都可见到当归之名,和名为ャマゼリ或才才セリ,当时人们确已认识到当归是与水芹(セリ)相近的植物。之后至江户时代时,正如远藤元理《本草辨疑》(1681年)所记载的那样:“今山城、大和的药农多生产之”,大约在17世纪中叶即已开始在大和、山城地方栽培当归了,开始了今天的“大深当归”的历史。其基源大概是当时大和地方野生的深山当归(ミヤマトゥキ)类植物,经栽培化直至具有了今天的大深当归的性状与质量。Siebold采集了大深当归的原植物,将其命名为东当归Ligusticum acutilobum Sieb.et Zucc.(トゥキ),但随后北川政夫将该种归入了当归属(Angelica),定名为A.acutiloba(Sieb.et Zucc.)Kitagawa,该学名一直通用到现在。大深当归(大和当归)在栽培上存在有抽苔等种种问题难以解决,经品种改良得到了易于栽培生产的北海当归A.acutiloba Kitagawa var.sugiyamae Hikino。有观点认为改良种是A.acutiloba与库叶当归(川白芷)A.anomala Lallemant(ェゾノヨロィグ廿)的杂交种,这是错误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古代六博简介:“仙人揽六箸,对博泰山隅”
古代六博简介:“仙人揽六箸,对博泰山隅”
六博,又称博,六簙或陆博,是我国现在所知最早流行于世,并且具有完整规则和道具的博戏。它对中国赌博文化的影响,不仅在流行的当时十分广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