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 EUPHORBIAE KANSUI RADIX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トゥダィグサ科)植物甘遂EuphorbiakansuiLiou的干燥根。

【产地】:

主产于陕西省。甘肃、河南、山西、湖北等省也产。

【成分】:

已知有甘遂醇[tirucaUol(=kanzuiol)],α-大戟甾醇[α-euphol(=γ-euphorlol)],甲叉大戟甾醇(α-euphorbol)等。此外,还含有20-deoxyingenol-3-benzoate,20-deoxyingenol-5-benzoate,ingenol-3-(2,4-decadienoate)-20-acetate,13-oxyingenol-13-dodecanoate-20-hexanoate。

【药理作用】:

内服甘遂的乙醇浸膏,可引起剧烈的下泻。

【性味】:

苦,寒。

【功效】:

甘遂、大戟同为泄水圣药。《三因方》的“控涎丹”,以大戟泄脏腑积水,以甘遂行经隧之水,以白芥子散皮下痰涎而共同奏效。张仲景的“大陷胸汤”,配伍以大黄、芒硝治疗胸中水结之症。李时珍言:“肾主水,凝则为痰饮,溢则为肿胀。甘遂能泄肾经湿气,治痰之本也”。

【用途】:

作利水、峻下药,用于水肿、腹满、胸痛等。也用于胸膜炎、日本住血吸虫病后期腹水等。禁用于体质虚弱者、妊娠妇女及产妇等。

【处方例】:

甘遂半夏汤(《金匮要略》:甘遂、半夏、芍药、甘草);大陷胸汤(《伤寒论》:大黄、芒硝、甘遂);大黄甘遂汤(《金匮要略》:大黄、甘遂、阿胶)。

Euphorbia kansui 甘遂

神农本草经》下品中收载。其基源一般认为是与大戟属(Euphorbia)相近的植物,但长期以来种类不明。苏颂云:“今陕西、江东亦有之。苗似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トゥダィグサ),茎短小而有汁,根皮赤肉色,作连珠,大如指头”,与今之商品完全一致。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甘罗斗丞相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