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湘中怨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武则天垂拱年间,太学进士郑生,早晨从铜驰里出发,乘晓月渡洛桥。听到桥下有哭声,顺声而找,见一位娇艳的少女用袖子遮面说:“我是孤儿,哥哥抚养,嫂子不贤,经常使我吃苦。打算跳水自尽,因发抒悲痛,所以暂留片刻。”郑生说:“能随我回去吗?”回答说:“作婢女也不悔。”郑生就与她同居,称为“汜人”。她能读《九歌》、《招魂》、《九辩》等篇,也常模拟《楚辞》写成哀怨的句子,其词丽绝。郑生家贫,汜人从箱中拿出一匹轻缯,胡人用千金买去。住了几年,郑生将游长安。晚上汜人对他说:“我是湘水中蛟的女儿,谪居人间嫁你。现在谪期已满,无法长期留下去,就此诀别。”郑生留不住,终于走了。后十余年,郑生之兄任岳州刺史。会上巳日,与家中人登岳阳楼,望鄂渚,摆了宴席。乐酣,郑生愁吟曰:“情无恨兮荡洋洋,怀佳期兮属三湘。”还未落音,有彩饰的大船浮漾而来。中间有彩楼,高百余尺,其上有彩饰栏杆帏帐。帷帐揭开,有弹絃鼓吹的乐人,都是穿着霓裳的仙女,裙袖广长。其中一人起舞,皱着眉尖面带凄怨,外貌很像汜人。一边跳舞一边唱:“溯青山兮江之隅,拖湘波兮袅绿裙。荷拳拳兮未舒,匪同归兮将焉如!”舞毕,翘首凝望。一会儿风涛大作,不知去向。

上一篇:霍小玉传 下一篇:冯燕传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