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孔子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自己老了,年纪大了,没有人任用了。又说他们还年轻,如果有人了解他们,打算任用他们,那么,每个人都打算干些什么?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经常受别国的侵犯,国内又有饥荒。这样的国家,他去治理,三年就可以使人们有勇气,而且懂得礼义。孔子听了微微一笑。接着问冉求(有),冉求说一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家,让他去治理,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修明礼乐,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孔子又问公西华,他回答,不敢说自己很有本领了,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活动中,或者同别国会盟时,他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最后曾问皙想干些什么,这时,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他的志向和前三位同学所讲的不同。曾皙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都穿上了,他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加上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游玩,一路唱歌。孔子听后,长叹一声,他表示赞成曾皙的主张。谈话结束后,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先出来,曾皙走在后面。他问孔子那三位同学的谈话如何?孔子说不过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问老师为什么要笑子路呢?孔子只好告诉他: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讲话却一点也不谦虚。接着师徒二人又分析了他们谈话的内容,冉有所讲的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土地,能说不是国家吗?公西华讲的,有宗庙,有国际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小小的赞礼人,不就是国家的司仪吗!

上一篇:公输 下一篇:陈亢问伯鱼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