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行政与外部行政的区别

(1)主体不同。内部行政与外部行政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机关根据管理职能所涉及的范围,行政机关可以分为内部行政主体和外部行政主体两类。内部行政由内部行政主体实施,外部行政则由外部行政主体进行。(2)行政的范围不同。内部行政的范围与外部行政的范围是不同的,由行政法律规范具体规定。由于内部行政与外部行政是个学理上的概念,而不是法律上直接使用的名词,内部行政与外部行政的范围,往往由人们根据立法精神和有关规定加以确定。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虽然属于外部行政,因为企业不是行政机关。但在“政企不分”时期,由于企业成了政府的附属机构,因而实际上是一种内部行政行为。这就是说,行政范围由法律确定,然而不是一成不变的。(3)行政行为方式不同。内部行政行为的方式与外部行政行为的方式大多不同,例如: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只适用于外部行政范围,即作为外部行政行为的方式,而不适用于内部行政范围。(4)行政行为依据不同。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及其规范的制定者是不同的。作为内部行政行为依据的规范可以由行政机关自身制定,但作为外部行政行为依据的规范不能由行政机关自行制定,而必须由相应的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5)行政效果不同。外部行政的效果表现在它直接对行政机关以外的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发生影响,但内部行政对后者只发生间接的影响。例如:行政机关规定辖区内的煤气供应标准及办法,属于外部行政,直接影响相对人的利益。而行政机关决定推延中午的上班时间,则属于内部行政,仅对相对人发生间接影响(使相对人只能在新规定的上班时间里来办事)。(6)对行政争议的处理方式不同。对于内部行政争议,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终局性处理裁决,但对于外部行政争议,行政机关则一般不能作终局性处理,常与行政诉讼相衔接(商标权的确定,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有权的确认,却可由商标行政管理机关和专利行政管理机关终裁),由人民法院作出终局性裁判。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拜颜斶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