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 劳动法卷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根据劳动法概念的广义上解释,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这一概念中可见,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关系。它是主要的调整对象。但应明确指出,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特定的劳动关系,即一定范围的劳动关系,不包括与劳动有联系的社会关系。如加工承揽关系、著作者与出版社关系、因个体服务行业与劳动者之间关系(做服装、饮食、修车、补鞋等)等等。二是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如社会保险机构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工会因劳动监督或仲裁、调解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关系;劳动部门因劳动监督检查、培训、调动等等问题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关系;仲裁委员会、司法部门(人民法院)因劳动争议案件,通过仲裁或诉讼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关系等等。由于劳动法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这一特定的社会关系,所以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劳动法与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的调整对象则完全不同。但是,劳动法与其他法律一样,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 劳动法卷有关的内容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
-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