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费什

【生卒】:1938—

美国文学批评家、读者反应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学术上是一位极富思辨和挑战的学者,从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开始倡导读者反应批评,著作有《罪过引起的惊奇:“失乐园”里的读者》(1967)、《自我消受的制品》(1972)、《这门课里有没有本文?论诠释共同体的权威》(1980)、《文学在读者中:感受文体学》等。他十分强调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反对文学本文的自足性,甚至认为“本文的客观性只是一个幻想”,因此,他的“感受文体学”明显具有主观的和心理的特征。他的学术思想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探讨文学意义的源泉。他不同意比尔滋利和韦姆萨特提出的“感受迷误”的观点,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可能从本文中抽取出来构成一种实体,所谓“本文自述”和“本文的客观性”并不存在,作为白纸黑字的文学本文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并在读者的头脑中形成某种体验、认识,才可构成文学作品的意义,因此它是读者经验的产物,文学也只能视为读者思想里展开的一连串事件。由此他认为文学批评的目标就是忠实地描写阅读活动。后期,他在坚持读者反应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语言和本文的事实是解释的产物而非解释的客体,本文只因解释而存在,解释甚至先于本文并制造本文而非产生于本文。为了解释这种更为主观的观点,并为这种观点提供某种限制,他在早期形成的“词语的共同规则系统”统一着作者和读者的观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解释团体”的观点。认为每一个读者都必然归属于社会的这个或那个解释的团体,因此,所谓解释的主观性并不存在,因为每个个人的认识和解释活动都必然体现着他所处的那个社会团体共同具有的某种观念和价值标准;解释团体实质上制约着个体观念,文学批评并不存在什么理论,有的只是社会整体性的系统理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