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兰德
【生卒】:1927—美国文艺批评家、现代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和“读者反应”批评的代表人物。他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积极倡导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发展和完善了以自我心理学为基础的精神分析批评。著有《文学反应动力学》、《五个读者阅读》等论著。构成他批评理论的核心就是深入探讨读者与文本的关系。他认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一种本我幻想与自我防御的关系,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在读者意识中造成潜意识幻想与对于幻想的有意识抵抗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因为文学文本具有某种转换功能,即能把读者潜在的愿望、恐惧转变为社会习惯可以接受的内容,实际上文本成了作者与读者相互串通的掩体,在此,读者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1975年以后,他在理论阐述中进一步赋予了读者更主动的特质,他通过考察比较各种读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反应,认为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再创造,当读者对文本的期待受到挑战时,这时读者意识中的防御战略就开始作用,即他们开始以自己的个性去转换文本的意义,从而使文本与读者的个性达到平衡一致。进而作者探讨了接受主体转换文本意义的四条原则:①读者试图在文学作品中发现自己,因而把作品人物解释得尽量与自己相似;②读者通过自己的“防御机制”来过滤作品,并只领悟那些与自己持相同观点的文学形象;③读者通过再造形象,把富于自己性格特征的无意识幻想投射进作品;④读者将这些原本自己的幻想内容变成文学的解释和作品的抽象意义,试图努力把握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恰恰是他本人所赋予的。通过上述个性的再创造和文本意义的转换,读者独特的个性与作者的个性达到了融合并实现了交流,这即作者提倡的建立在读者个人反应基础之上的“交往批评”,或称“读者反应批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文艺心理学大辞典有关的内容
推荐阅读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邹忌为何能成功污蔑田忌谋反呢?
- 田氏齐国的第一任国君齐威王,在即位之后,文臣任用邹忌,武将任用田忌,一方面在国内进行改革,采纳百官建议,另一方面加强武备,多次击败敌国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