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灰霉病

【介绍】:

茄子灰霉病在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时均可发生危害,但主要危害保护地栽培的茄子。早春连续低温阴雨、光照不足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幼苗死亡、叶片枯死、果实褐色软腐。

危害症状

叶片、茎、果实均可受害,以果实发病最重。成株期叶片发病,由叶缘向内呈“V”字形扩展,病、健交界部明显。病斑初呈水渍状,边缘不规则,后呈浅褐色至黄褐色。染病的花瓣、花蕊等落到叶面或枝杈上,可形成圆形或梭形病斑,病斑上有浅轮纹,病枝易折断。果实发病,多在果顶或果蒂附近形成拇指指肚大小的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部凹陷腐烂。高湿条件下,病斑表面产生灰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 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侵染所致。病菌以菌核、菌丝体或分生孢子梗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侵入花瓣后引起果实发病;感病的花瓣脱落到叶片或茎上引起茎、叶发病。

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0~28℃,相对湿度95%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2~4月。茄子的感病敏感生育期为始花至坐果期。

棚内低温高湿、地势低洼、多年连作、密度过大、植株徒长、光照不足、棚室内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施氮肥过多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以早春低温、寡照、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

防治要点

①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防止种植过密而影响通风透光;适当控制浇水,及时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②清除病源。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换茬后及时清洁田园,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传病。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药剂可选用40%施佳乐悬浮剂1000~1200倍液,或20%蓝潮悬浮剂600~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保护地栽培中也可每亩标准大棚每次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熏蒸防治。为防止“沾花”传病,可在沾花液中加入0.1%的50%扑海因悬浮剂。

叶片染病,病斑多呈“V”字形

茎枝染病,病斑梭形,有浅轮纹,表面密生灰色霉层

残留的花瓣最易染病,并引起果实发病

果实染病,多在果顶或果蒂附近形成拇指指肚大小的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病部凹陷腐烂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苏秦合纵
苏秦合纵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