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
自觉纪律教育
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纪律的意义,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品质的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
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纪律总是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列宁认为,奴隶制社会采取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纪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实行自觉纪律。自觉纪律是建筑在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不是仅靠组织和行政力量来强制执行,而是依靠人们内在的信念,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人们在执行纪律过程中,不是机械地服从,而是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不怕困难和牺牲,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任务。自觉的纪律是真正严格的铁的纪律,体现着共产主义道德的力量。
自觉纪律教育,要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品质,善于服从国家和集体的统一意志,成为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和无私无畏的人。
自觉纪律教育的主要内容是:①教育学生履行《学生守则》所提出的各项要求,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学校的秩序,养成学习的自觉性,服从学校的领导和教师的教导。②教育学生懂得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纪律的辩证关系,自觉做到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抵制资产阶级的自由化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③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遵守国家的法令,坚决执行党和政府的决议和政策。④培养学生主动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敢于和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詹天佑修建铁路,詹天佑如何解决技术难题
-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