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
榜样
榜样教育是指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他人的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好的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们对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易于效法,能使人们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具有强烈、深刻的教育作用。它是德育方法之一。
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丘常举尧、舜、周公、子产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他还强调以身作则,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共产主义者的崇高榜样是启发学生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教育的强大力量。无产阶级的英雄模范、先进典型,具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级学校以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雷锋以及保尔·柯察金、卓娅等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教育儿童、少年和青年,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社会主义学校为受教育者树立的榜样,主要是革命先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雄、模范和国内外历史上的优秀人物以及学校教师和同学中的先进人物等。
进行榜样教育,要对先进人物作具体生动的介绍,也可以组织受教育者进行参观或看有关的电影和戏剧等活动;指导受教育者认真思考、充分讨论,明确向榜样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沿着榜样成长的道路前进,不能局限于机械地模仿他们的个别行为。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使受教育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